晁错政论文的风格论析.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晁错政论文的风格论析.pdf

第12卷第2期 安顺学院学报 V01.12No.2 OFANSHUNUNIVERSITY 2010年4月 JOURNAL Apr.2010 晁错政论文的风格论析 李庭凤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 北碚400715) 摘 要:晁错独特的个性、思想理念及人生经历,深刻冷峻的历史审视和精辟独到的理性分 析,朴实的文风,通俗、简洁而情感真挚的语言表达形式及其实用性理念,构成了晁错政论 文独特的风格。 关键词:晁错;政论文;风格 中图分类号:1206 晁错独特的个性、思想理念及其顺畅的政治仕途.使 中分析问题的思辨能力。 他兼备政论家与作家气质。他的思想兼采儒法两家。法家 对历史的考察与审视借鉴,在过秦中论述得最为具体。 思想。往往充斥着深刻冷峻的历史审视和精辟独到的理性 在总结秦亡的过程中.晁错虽无专篇过秦之文,但在一些 分析;儒家情怀,往往能让人疏直激切.尽所欲言,洋溢 重要文章中.也往往以秦为前车之鉴立论或陈述问题,而 着匡时救弊的热情。文风以朴实为主,语言表达方式更是 且针对性更强,分析更具体中肯。《守边劝农疏》开篇就陈 通俗、简洁、生动而不失文采。同时.他的文章还有情感 述并分析秦攻胡貉而导致“功未立而天下乱”的原因在于 化、直谏性、极端化的感情色彩.蕴含了文人朴实而深厚 秦的贪婪[5]。特别是《贤良文学对策》里“此吏不平。政 的忠君爱国情怀。 不宣,民不宁之祸也,,[6]是“过秦”的,对秦王朝的兴衰过 深刻冷峻的历史审视和精辟独到的理性分析是晁错政 程陈述得更为全面具体。对秦亡的原因分析得更为准确深 论文最为显著的特色。他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刻.通过言简意赅的文字。不仅可以清楚地认识秦亡的各 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又往往借助于对历史问题的回顾与对比, 种原因。而且令人仿佛看到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秦王朝兴 从正反的历史经验总结中找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途径。 衰的历史画卷.更便于统治者一一对照,引以为戒。可见. “徙民实边,使远方亡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亡系 晁错政论文深刻冷峻的历史审视态度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有 虏之患,利施后世,名称圣明,其与秦之行怨民.相去远 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矣,,[“。将秦生民怨为典型材料进行对比.为统治者在边境 因为晁错对历史问题的态度是客观冷静的。审视的角 治理策略上提供了参考范本。“愚臣窃以五帝之贤臣明之。 度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历史的总结是全面、深刻的, 臣闻五帝其臣莫能及,则自亲之;三王臣主俱贤,则共忧 所以他的政论文特别讲求实用,注重理性分析。他形式上 之;五伯不及其臣.则任使之”[…。所对的问题几乎全是以 不以追新猎奇来哗众取宠,而以沉实峻切,谨严透彻的陈 历史为鉴,从历史的兴衰成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忠告文帝 述推理见长。休养生息政策使西汉之初的几十年问便出现 应该怎样治国安民。《上书言皇太子宜知术数》里提出的四 了文景之治的繁荣局面,百姓生活基本安定.社会经济迅 条人主应知的术数:“故人主知所以临制臣下而治其众,则 速发展。西汉王朝开始走向强盛。但是.繁荣的背后仍然 群臣畏服矣;知所以听言受事.则不欺蔽矣;知所以安利 存在着严重的内忧外患:一方面。地方封建势力的迅速膨 万民,则海内必从矣;知所以忠孝事上,则臣子之行备 胀严重威胁着中央皇权。刘邦建汉之后。把大量分封同姓 矣’,[“。这四条术数,也是从前代的君王不懂得如何使用权 诸侯王作为巩固西汉皇权统治支柱。到景帝初年。地方同 术,江山社稷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