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经世文编卷之三百九十八.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皇明经世文编卷之三百九十八

  ●皇明經世文編卷之三百九十八   華亭徐孚遠闇公 陳子龍臥子 宋徵璧尚木 周立勳勒卣選輯   王元玄默公參閱   徐尚寶集(疏 議)   徐貞明   ◆疏   亟修水利以預儲蓄酌議軍班以停勾補疏   ○亟修水利以預儲蓄酌議軍班以停勾補疏   此疏止言其大綱詳則在二水客談而徐文定評語又有同異二公經濟大手須細察其經營所在   臣惟神京鞏據上遊、以御六合、兵食厥惟重務、宜近取諸幾甸而自足、廼食則轉漕。兵則清勾。若皆取給於東南。不可一日缺者。豈西北古稱富強之地不足以裕食而簡兵乎夫賦稅所出。括民脂膏。而軍船之費。夫役之煩。常以數石而轉一召。東南之力竭矣。而河流多變。運道時梗。忠于謀國者。鏡勝國之往事。以慮變於將來。竊有隱憂焉。是竭東南之力。而不能保國計於無虞。此西北水利所當亟修者也。軍丁遣戍。雖有骨肉。而軍裝出于戶丁。幫解出於里逓。每軍不下百金。東南之民困。而軍非土著。志不久安。輒賂衞官以私回。衛官利其初見之賂。又可以頂軍而冐粮也。輒縱之而使回。又皆冐支存恤月粮是困東南之民。而不能使軍政之有賴。此東南軍勾所當議停者也。臣待罪該科。水利修舉、職掌攸關、先任山陰時、於軍勾之苦、又嘗目擊敢竭愚□、為 皇上陳之、西北之地。夙號沃壤。皆可耕而食也。惟水利不修。則旱潦無備。旱潦無備。則田里日荒遂使千里沃壤。莽然彌望。徒枵腹以待江南。非策之全也。臣聞陝西河南故渠廢堰。在在有之。山東諸泉。可引水成田者甚多。今且不暇遠論。即如都城之外。與畿輔諸郡邑。或支河所經。或澗泉所出。皆可引之成田。北人未習水利。惟苦水害。而水害之未除者。正以水利之未修也。葢水聚之則為害。而散之則為利。今順天真定河間等處。地方乘麻之區。半為沮洳之塲。撥厥所由。以上流十五河之水。而泄于猫兒一灣。欲其不汎濫而壅。塞勢不能也。今誠於上流疏渠濬溝。引之成田。以殺水勢下流多開支河。以泄橫流。其淀之最下者。留以瀦水。淀之稍高者。皆如南人圩岸之制。則水利興而水患亦除矣。此畿內之水利所宜修也。臣又嘗考元史學上虞集建議、欲於京東瀕海地方、如浙人築塘捍水成田。惜其議中格、及末年、海運不繼、始有海口萬戶之設、巳無救於元事矣、臣嘗臨文嘆惋、恨集言不蚤售於當時、今自永平灤州以抵滄州慶雲之境。地皆雈葦。土寔膏腴。集議斷然可行。當全盛之時。河漕歲通。而思患預防。紛然獻議。獨於集議。尚廢焉未講。若倣其意。招撫南人。築塘捍水。雖北起遼海。南濱青齊。皆可成田。有不煩轉漕於江南而自足者。其思患預防之深意。又不止於開河通漕而巳。此瀕海之水利所宜修也。議者或以水利久廢。驟而行之。必役重而民擾。勢逆而功難。臣以為不然、葢施為緩急。在當時酌而行之耳欲行營屯須戒勾清民所素業者姑置勿問而荒蕪不治人所共棄者從而經畧其端則不棄者羣起以效力矣功力難施者姑置勿問而勢順費省功力易成者從而經畧其端則難成者以漸而就緒矣順民之情。因地之勢亦何憚而不為哉。伏乞敕下工部、酌議覆請、特命憲臣、實心為國為民者、假以事權、不沮浮議、需以歲月、不求近功、將畿輔諸郡、及京東瀕海水利、相度土宜、率先修舉、或撫窮民而給其牛種、或任富室而緩其科稅、或選徤卒、而分建屯營、或招南人、而許其占籍、諸凡招徠勸相、俱許便宜行事、俟行之稍有成績、次及山東河南陝西私處地方、將江南歲運酌量改折、助其費而究其功、東南之歲運漸減。西北之儲蓄常裕。公南人也為此言意疑私其□里所以□言易入事不成而貶去矣不惟民力可紓。而國計永保於無虞矣。東南之民。素稱柔脆。本不宜於遠戍也。勾補無用。莫不知之。而軍伍日漸虗耗。又不能舉其法而盡廢。今徒致嚴於勾補之中。而不議處於勾補之外。非計之得也。各處軍戶。除戶絕法當除豁。及戶內消耗。止有老弱不堪。法當紀錄外。其有應解軍戶丁田眾多。不願遠戍者。如匠班事例。量徵軍班行。分其戶為三等。而上下其班。行上戶若干。中戶若干。下戶若干。俱解赴應戍之所。以資召募。班行既定。可免歲歲清勾。軍戶無遠戍之苦。里逓免解送之勞。此班行之有益於民。所當議者也。歲徵班行。或類解京師。或轉發該衛。就便召募土著。則可揀擇壯丁。不至老弱充數。得備禦之實用。土著安居。永無逃亡之患。存恤月粮。又可裁革。併資召募。此班行之有益於國。所當議者也。議者或以清勾則解丁永戍。班行則每歲誅求似於軍政有碍臣以為不然。夫所裨於軍政者。不當眩於勾補之虗數。當求召募之實用耳。今軍班歲出不甚多然積數歲以通募。則一軍之班。雖募兩軍可也。軍戶畏於軍補。漸脫戶而隱丁。若止徵班銀。軍戶必無隱脫。則一時之召募。遂為經制可也。較之清勾有虗數而無實用所得不又倍哉。伏乞敕下兵部、酌議覆請、查照先年匠班事例、將應解軍丁、免其解補、每年量徵班行、以資召募、將存恤月粮裁革、以杜虗冐、使南北之勾補永罷、西北之行伍漸充、不惟民困獲甦、而軍政坐見其有賴矣、又照畿內諸郡邑統轄既分、事多牽制、先因亟拯民溺、以奠內地事宜、議欲專遣憲臣一員、竟以畿內差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