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诊急救基本知识
急诊急救 广饶经济开发区卫生院 李志鹏 教学目标 1、领会紧急救护的传统观念与新理念。 2、了解CPR术的发展简史。 3、熟悉目前我国疾病谱的变化以及猝死的情况。 4、掌握CPR实施的程序及注意事项。 5、掌握在现场判断心跳、呼吸骤停的方法。 6、尊重病人(伤员、猝死者),充分体现人性的关怀。 常用的急救药物 CPR术 紧急救护的传统观念 救护新理念 1、完善快捷的的急救体系 2、健康人文的救护观念 3、公众普及的急救技术 公众普及急救技术问题 美国西雅图 4:1 悉尼 26:1 英国 10:1 新加坡 5:1 中国 至2010年省会城市150---300:1 普及常住人口的100:1 至2008年奥运赛事城市80—150:1 健康人文救护理念 汶川地震对比唐山地震的救援情况 防止伤员二次受伤 保证救护人员自身安全 关于猝死的问题 心脏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无法预料的自然死亡.患者过去有或无心脏病史,在急性症状开始的1小时内(或24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导致脑血流的突然中断,出现意识丧失。 定义 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 心脏正常或无重大病变---严重打击----突然停搏 ,泵血消失----全身缺血缺氧 Etiology(1) Etiology(2) 临床死亡(Clinical death) 心跳先停,呼吸可维持20-30s 呼吸先停,心跳可持续10min 心搏停止4s --- 黑蒙 停跳5-10s --- 昏厥 停跳15-20s --- 昏迷、抽搐 临床死亡(Clinical death) 停跳20-30s --- 脑电活动消失 停跳45-60s --- 瞳孔散大、眼球固定 心跳停止4-6min以上 --- 脑细胞死亡,即生物学死亡 全身死(Total death )--- 经过一定时限,全身细胞、组织、器官相继死亡 关于猝死的问题 现场评估: 90%在院外,其中的70%死于院前,占所有死亡率12% 80%是冠心病,80%是室颤 90%在1分钟内除颤成功 但事实是90%死亡 震撼! 可悲! 关于猝死的问题 全球9000000人/年猝死 欧洲30000人/年 美国25000---35000人/年 中国1500000人/年 适应证 突发心脏事件、心搏骤停、气道异物梗阻 四种异常心律引起无脉心脏骤停: ·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 ·快速性室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 ·无脉电活动(Asphygmia Electric Activity,PEA) ·心脏停搏(Asystole) 室性心动过速 EMSS 救援医疗服务:具有受理应答呼救的专业通讯指挥,承担院外救护的机构。 美国模式: 消防系统---911 警署系统 医疗救护系统 社区志愿者 日本模式: 医疗救助系统--119 消防队 社区志愿者 中国现状: 急救中心(站)---120 红十字救助系统--999 交警/交通事故-110/122 社区志愿者 现代CPCR 产生与描述阶段 1936年--动物模型(Negovsky) 1956年--电除颤(Zoll) 1958年--口对口人工呼吸(Safar) 1960年--胸外心脏按压(Kouwenhoven) 1966年--定义了CPR(美国科学院) 心肺复苏 50年代美国医生彼得·沙法(Peter Safar)教授等重新发表了口对口吹气术。 1960年,考恩医生(Kouwenhoven)等人观察用力在胸外按压,可以维持血液循环。 沙法与考恩确认了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术联合应用技术的合理性。 沙法结合两种方法,奠定了现代CPR的基础。 我国东汉名医张仲景就发明了胸外按压术 Dr.Peter Safar — CPR之父 发现口对口人工通气 归纳4大技术组合 提出三阶段九步骤 创建Safar研究中心 提出CPCR概念 心肺复苏 40年来CPR在全球风靡,美国普及7000万人次; CPR带来的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