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如何更贴心地关注弱势群体.docVIP

民生新闻如何更贴心地关注弱势群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生新闻如何更贴心地关注弱势群体

民生新闻如何更贴心地关注弱势群体   媒体只有认真踏实、科学严谨地核实求证,甄别和摒弃虚假新闻、炒作新闻,才能把利用、伤害社会爱心的事件扼杀在报道前,传递正能量,为弱势群体真正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环境。 民生新闻工作者,常自嘲为“新闻民工”,一来接近平时接触的主体人群:民工、普通市民、有难题需要解决的困难城市家庭或者更加广泛的农村大众;二来自身的工作状态跟民工很相似:忙碌、收入与付出不对等。民生新闻工作者时常焦虑或者常常对当事人的遭遇感同身受,这种自嘲基于对采访对象的深切理解,对一个群体的特别关注,那就是现在已经耳熟能详的一个名词:“弱势群体”。 2002年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认真落实鼓励自谋职业和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措施。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同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了《南京零距离》,关注城市居民的教育、就业、养老等问题,被认为开创了大时段城市民生电视新闻栏目的先河。随后几年,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闻类型在全国流行。 2006年,山东电视生活频道《生活帮》栏目在民生新闻方兴未艾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将“帮忙”作为自己最鲜明的标志提了出来,“帮”也是一句关注弱势群体的嘹亮呐喊。在山东这样一个农业大省,不仅城市居民,广大的农村受众也被涵盖其中。我在《生活帮》创立之初就涉身其中,深深感到“弱势群体”作为一个人数众多的社会群体,他们在生活中的苦苦求索,他们的求告无门,他们那难以改善的生存现状。他们那我的父老乡亲一样辛劳的脸庞,时常触动我,让我想用自己的力量,借助栏目的力量帮他们改变现状。除去情感的因素,媒体应该如何更贴心地、更切实地关注弱势群体,关注父老乡亲,也是应该理性思考的问题。 摒弃、甄别假新闻,营造充满爱的环境 《爱的奉献》里唱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但是在社会转型期,利用人们的爱心,为进行商业炒作、攫取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利用媒体宣传的例子不胜枚举。 1.商业炒作。利用媒体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达到企业进行商业宣传提高知名度的目的。如最近发生的小女孩为环卫工撑伞的新闻。一个10岁左右的小女孩给因为中暑晕倒在路边的环卫工人撑起了一把伞,从图片看,小女孩的表情动作真诚感人。但是,两天后,事情就有了180度的大转弯,这张照片竟然被认定为某遮阳伞品牌为炒作所拍摄的广告图片。 2.谋求个人利益。利用媒体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谋求自己的个人利益。有这样一个例子:某人甲从一份报纸中得到了女孩小小得了白血病,家庭比较贫困,几乎没有治病能力的消息。于是,甲就冒充某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与小小的家人取得了联系,并且上演了一出戏,说小小家人因为无力给孩子治病把孩子抛弃了,他不顾家人反对毅然收养了小小,并且在街头打出广告要卖身给养女治病。最终,此人的骗局被媒体揭穿。据说媒体报道之初,部分捐款落入了此人的口袋,而他所谓的养父身份或照顾孩子的举动,纯属无稽之谈。孩子的父母一直藏在出租屋里照顾着自己患病的孩子,还在外面承担着抛弃孩子的骂名。 3.制造噱头,吸引关注。通过造假制造有轰动效应的事件,或者造假以引起人们的关注。2010年,一个神秘的乞讨者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并迅速走红,他就是张孝强。张孝强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位自称是某大老板的人在给乞讨的张孝强捐款的时候,不小心将一个装有祖传宝贝的包袱落下,包袱里不多不少正好有一个元宝。身世可怜的张孝强不仅没有独吞宝贝,卖掉给自己治病,反而拖着病腿,日日等在路边,苦等大老板出现。多么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让人想伸出援手,但是,后来真相曝光:那个元宝其实连10元钱都不值,所谓的大老板也根本从未出现过。张孝强最后承认自己和线人以造假赢得关注,真实目的是为了治疗自己骨折的伤腿。 民生新闻如果被虚假、势利的新闻包围,对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会产生更加不利的影响,更甭提对社会公信力和对人们爱心的巨大挫伤了。媒体只有认真踏实、科学严谨地核实求证,甄别和摒弃虚假新闻、炒作新闻,才能把利用、伤害社会爱心的事件扼杀在报道前,传递正能量,为弱势群体真正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环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生活中,儿童、老人、残疾人往往由于生理方面的原因甚至传统社会中的观念、歧视,在体力、智力、机会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而城市中企业改制、隶属关系变化、社会保障不完善等,更是产生弱势群体的多发因素。这些大量的弱势群体该如何关注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媒体应将有利于改善弱势群体的各项政策法规及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尤其是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使“替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成为落到实处的践行准则。同时,针对弱势群体的经济能力较弱的现状,媒体可以利用资源优势,提供学习技能、增加就业的机会。在这方面,《生活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