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42· 检验医学2013年5月第28卷第5期 LaboratoryMedicine,May2013,Vol28.No5.
文章编号:16738640(2013)05044206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38640.2013.05.026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监测的进展
乔 蕊, 张 捷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191)
关键词:抗血小板药物;血小板功能试验;治疗检测
[12]
抗血小板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栓事 体间差异 。前瞻性观察研究提示阿司匹林和
件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 氯吡格雷的低反应性与不良心血管预后有关。初
是与降压药、降糖药和降脂药不同,临床目前一般 步的数据提示根据血小板试验调整氯吡格雷剂量
[34]
不根据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而调整抗血小板药物 可以改善临床预后 。因此重视发展安全有效
剂量。近年来,这种给予固定剂量的抗血小板药 的抗血小板治疗的监测手段可能将非常有意义。
物而不常规监测血小板抑制程度的做法受到挑 一、抗血小板药物的机制
战。实验室研究结果证明阿司匹林和二磷酸腺苷 见表1和图1。
(ADP)受体拮抗剂(如氯吡格雷)存在广泛的个
表1 抗血小板药物和机制
药物名称 机制
阿司匹林 不可逆的抑制乙酰环氧化酶1(COX1)529号位的丝氨酸,从而抑制血小板中血栓
烷A2的生成。但是,阿司匹林可能还通过其他的机制发挥作用,例如,通过乙酰化
[5]
纤维蛋白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其他分子 发挥抗血小板作用。
噻吩吡啶类
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P2Y ADP受体。
(噻氯匹啶和氯吡格雷) 12
糖蛋白(GP) a/ a拮抗剂
Ⅱ Ⅲ
抑制血小板和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途径。
(阿昔单抗、依替巴肽和替罗非班)
西洛他唑 选择性抑制3型磷酸二酯酶(PDE3),增加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激活蛋白激酶
A(PKA),抑制血小板聚集。
注:AA为花生四烯酸;AMP为单磷酸腺苷;ATP为三磷酸腺苷;AC为腺苷酸环化酶;cAMP为环磷酸腺苷;GP为糖蛋白;PD为磷酸二
酯酶;GI为抑制型G蛋白;VASP为活化舒血管磷蛋白;VASPP为磷酸化的活化舒血管磷蛋白
图1 抗血小板药物的机制
作者简介:乔 蕊,女,1979年生,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血液学相关研究。
通信作者:张 捷,联系电话:010
检验医学2013年5月第28卷第5期 LaboratoryMedicine,May2013,Vol28.No5. ·443·
二、血小板功能试验 速的与白细胞表面的P选择素糖蛋白(glycopro
血小板功能试验可以测定每个患者血小板激 tein,GP)配体结合形成白细胞血小板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