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桩基础设计若干问题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工程桩基础设计若干问题探析

建筑工程桩基础设计若干问题探析   摘要:桩基工程是一项繁重而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在深刻理解规范的基础上,注重概念设计,选择合适的桩型,优化桩的布置方式,正确合理的使用计算软件,使上部结构荷载直接、有效、分散的传递到土中,统筹兼顾,从各方面使之合理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静载荷试验 目前的桩基础设计过程往往受到时间的约束。首先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参数确定单桩承载力设计值,根据这个估算的单桩承载力直接进行桩基础设计并施工,等工程桩施工结束后再挑选试桩进行静载荷试验。这个过程具有相当的不科学性,结果符合估算要求则皆大欢喜,否则因工程已施工完毕补桩困难,且有时因地质报告有出入会给施工带来诸多不便。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桩周土摩擦力标准值及桩端土承载力标准值由《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计算的场区单桩承载力标准值是一个经验数值,不宜直接采用。近年来笔者通过各类桩基础中试桩及工程桩的检测,发现绝大多数桩的实际承载力均大于计算值,有些相差较大,因此按试桩获得的实际承载力将会比按勘察报告估算的承载力来布置基础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二是当场地不均匀或地质报告数值有偏差的情况下,不进行试桩而直接按地质报告进行工程桩施工将给施工带来巨大的困难且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合理选择桩型及桩长 桩基础设计中对桩型及桩长的合理选择均会对基础设计产生重大的影响,合理的桩型及桩长选择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笔者在某项住宅设计中,起初考虑时间原因采用D400的预应力管桩,根据地质报告采用桩长L=16m,单桩承载力极限标准值为850kN,预算基础部分造价约为160元/m2,在整个住宅造价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随后笔者结合本工程特点,桩长不变,将桩型改为250×250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小方桩,单桩承载力极限标准值为600kN,采用小方桩后预算造价约为90元/m2,综合经济价值明显。由此可见,选择合理的桩型对工程的造价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样,桩基础设计中桩长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在某一高层住宅桩基础设计中,根据勘察报告采用D500预应力管桩,可选桩长有:桩长25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900kN;桩长34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1300kN。采用25m桩,约需要桩数290根;采用34m桩,则需要桩数200根。从桩本身而言,两种方案总的工程桩延米数量相当,但仔细分析可知:采用25m桩为满樘布桩,所需筏板厚约为1200mm;采用34m桩为墙下布桩,筏板厚可减至900mm,经济效益明显。因此,设计人员在桩基础设计中一定要考虑施工可行性等多方面进行多种方案比较,选择合理的桩型与桩长。 关于桩位偏差的控制和处理 桩基础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桩位偏差,特别是对于承台桩及条形桩,桩位偏差将产生很大的附加内力使桩基础设计处于不安全的状态。对于桩位偏差的控制主要在两方面:其一,桩位的竖向偏差。当桩端位于一般土层时,应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贯入度为辅。2008年桩基规范没有桩顶偏差具体要求,参见《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7.4.12条规定控制桩顶标高的允许偏差为-50~+100mm,但实际施工中偏差通常远比规定大。当桩顶标高高于设计标高时,则需劈桩,对于预应力管桩等空心桩来说,桩顶有桩帽,劈桩既困难又不经济;而当桩顶标高低于设计标高时,又需补桩头,这既影响工期又浪费金钱。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桩顶标高,尽可能地使工程桩标高同设计一致。其二,桩位的水平偏差。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7.4.5条规定斜桩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值的15%,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桩位偏差较大则应及时补桩处理。针对4~16根承台的桩基,JGJ94-2008规范第7.4.5条中规定允许偏差为1/2桩径或1/2边长。笔者强调实际施工时,桩放样复测位置及垂直度不得大于0.5%,沉桩中也应分段复测桩位的偏差和垂直度偏差。另外,对于小直径桩(D≤250)必须对其桩位偏差进行严格控制而不应按上述规范标准,笔者建议对承台桩可控制70mm;对于条形承台则区分垂直于条形承台方向50mm,平行于条形承台方向70mm,这些要求必须在施工前予以明确。当然桩位偏差满足规范或设计要求仅代表桩基本身验收合格,而对于由此引起的承台整体偏心或基础高度损失则必须另行处理,可以采取增加承台刚度或加大拉梁刚度、配筋来解决承台整体偏心的问题,实际工程中需针对具体情况相应处理。 承台、联系梁、承台梁、筏板的计算 作为连接桩和上部承重构件连接构件的基础形式一般有,桩承台,桩筏板,桩承台梁,以及承台之间的联系梁。设计可根据上部结构的形式,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