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ppt
Jin Jiang, 无线网络技术教程:原理、应用与仿真实验,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 2007年,Apple公司发布新款手机——iPhone,引起轰动 2007年,Google公司发布开源手机平台——Android 2008年,IEEE发布802.20移动宽带无线网标准 2010年,国际电信联盟最终确定LTE-Advanced(包含TD-LTE-Advanced)和802.16m为新一代移动通信(4G)的国际技术标准 Jin Jiang, 无线网络技术教程:原理、应用与仿真实验,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 无线网络的分类 按覆盖范围分类 ☆无线个域网 ☆无线局域网 ☆无线城域网 ☆卫星通信网 详细内容见教材第15-17页 从应用角度分类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网状网 ☆无线穿戴网 详细内容见教材第17-18页 Jin Jiang, 无线网络技术教程:原理、应用与仿真实验,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 计算机网络和无线网络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电子商务 ☆网上银行 ☆网上办公 ☆交互式娱乐 ☆远程教育 ☆远程医疗 ☆视频监控 详细内容见教材第18-19页 Jin Jiang, 无线网络技术教程:原理、应用与仿真实验,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 无线网络的应用 ☆移动办公 ☆风景名胜区和古建筑群 ☆无线网络在军事领域 ☆矿山采掘领域 ☆智能交通领域 详细内容见教材第19页 Jin Jiang, 无线网络技术教程:原理、应用与仿真实验,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展 高速以太网 IPv6和下一代因特网 P2P技术 网络安全 详细内容见教材第20-22页 IPv6 IPv4 header = 20 bytes without options Removed or moved out of the basic header changed header Ver. identification TOS total length flag fragment offset TTL Protocol Checksum 32 bits Source Address 32 bits Destination Address 版本 头标长度 服务类型 分组总长 标识符 标志 报片偏移 生存时间 协议 头标校验和 源IP地址 目的IP地址 选项 填充域 IPv4 头标 The Maximum Size of IPv4 header Option = 20 bytes IPv6 Hop Limit IPv6 header = 40 bytes without extensions Ver. Payload Length Traffic Class Flow Label Next Header 128 bits Source Address 128 bits Destination Address New IPv6: 将流标记和信源地址组合,可以分辨网络中特定的业务量流。 流标记是进行路由高速缓存的关键:对流的第一个分组根据IP地址寻址,对后面具有相同流标识的分组则可以根据以前所做的处理进行寻址,提高寻址效率。 PC ATM网 路由器 小型机 工作站 Mac 流1 流2 流标记 中继点限制 中继点限制决定了能够将分组传送到多远。主机在生成IP分组时,在中继点限制域中设置某一初值,然后将IP分组送到网上的路由器。各路由器从该值起逐次减1。如分组到达信宿之前其中继点限制变为0,该分组就被抛弃掉。 路由器 工作站 PC 限制=10 限制=9 限制=8 限制=7 限制=6 限制=5 限制=4 限制=3 限制=2 限制=1 利用中继点限制防止寻路时发生环路 路由器 中继点限制的两个作用 防止寻路发生环回(loop)。在健全的网络中不会发生寻路中的环回现象,但网络未必总是健全的。一旦发生环回,路由器就会根据错误信息 进行寻路,导致IP分组不能到达信宿,陷入无限的循环。 利用IP中继点限制查询最近的服务器 PC 服务器 服务器 服务器 服务器 限制=1 限制=2 限制=3 限制=4 限制=5 为了减轻网络负荷,PC 希望搜索到离它最近的服务器。 中继点限制的两个作用 0 中继点选项头标 4 IP 6 TCP 17 UDP 43 寻路头标 44 报片头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