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西部表层沉积物中生源组分及其古海洋学意义-极地之门.PDF

北冰洋西部表层沉积物中生源组分及其古海洋学意义-极地之门.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7年12月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V01.27,No.6 GEOLOGY Dec.,2007 第27卷第6期 MARINEGEOI。OGY8乙QUATERNARY 北冰洋西部表层沉积物中生源组分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王汝建1,肖文申1,向 霏1,陈建芳2,高爱国3 亮4 陈荣华2,程振波4,李秀珠2,韩贻兵4,李 2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杭州310012; (1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3厦门大学海洋系,厦门361005;4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61) 摘要:通过对中国首次和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在北冰洋西部所采取的66个表层沉积物中生源组分的分析,探 讨了该海区表层生产力变化与水团的相互关系。楚科奇海西南部呈现出高的有机碳和生源蛋白石含量,而中部和 东部哈罗德浅滩至阿拉斯加沿岸,以及楚科奇海台、北风脊和加拿大海盆表现出低的有机碳和生源蛋白石含量。 楚科奇海陆架区表层沉积物以底栖有孔虫为主,丰度低;而楚科奇海台、北风脊和加拿大海盆则以浮游有孔虫占绝 对优势,丰度较高。生源组分的分布特征显然与通过白令海峡进入楚科奇海的三股太平洋水和大西洋次表层水相 关。楚科奇海西侧沿富营养的阿纳德尔流方向的区域呈现出高的表层生产力。而东侧受寡营养的阿拉斯加沿岸 流及阿拉斯加西北沿岸陆源物质输入的影响,呈现出低的表层生产力。北纬75。以北及加拿大海盆受海冰覆盖影 响,也表现出最低的表层生产力。而受北大西洋次表层水的影响,楚科奇海陆架外侧高纬海域表现出较高的钙质 生物生产力。表层沉积物中C。/N比值及其分布反映楚科奇海表层沉积物中的有机碳以海洋自身来源为主,且主 要受生物泵过程控制。有机碳和生源蛋白石含量呈现高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硅藻等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可能控 制着生物泵对碳的吸收和释放。 关键词:表层生产力;水团;生源组分;表层沉积物;北冰洋西部 中图分类号:P73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6—1492(2007)06—0061-09 北极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地区,在新生代地球环 关系,为北冰洋西部晚第四纪的古海洋学研究提供 境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直接影响全球尺度的 基础。 大气环流、大洋环流和气候变异,成为全球气候变化 的驱动器和响应器之一。北极还包含了许多地球系 1材料与方法 统中最敏感的因素,哪怕仅限于北极地区的环境变 化,也可能经由强烈的反馈而导致对北极以外的地 本文研究的材料来源于中国首次和第二次北极 区产生巨大影响[1q]。因而,开展北极地区表层沉积考察在北冰洋西部所采集的66个表层沉积物样 物的研究有利于揭示气候环境演变,也有利于探讨 品邸’73(表1)。表层沉积物样品采样区域主要位于 全球气候环境变化机制[5]。北冰洋西部是北极的重 楚科奇海,其次是波弗特海及加拿大海盆,深度从 35 850 要区域,受北太平洋水和北大西洋水团以及陆地河 m的陆架区到3 m的深海盆地不等,范围为 流和陆源物质输入的影响,在北极现代与过去气候 变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I‘6。7]。尽管已经有学者对 水到深层水的广泛深度(图1)。 北冰洋西部表层沉积物中生源组分开展过部分研究 本文对北冰洋西部6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 工作口’8。0|,但没有系统调查该区域表层沉积物中生 了有机碳和生源蛋白石含量测定,以及浮游、底栖有 源组分的来源与水团的关系。本文的目的是想通过 孔虫的鉴定和统计。有机碳含量的测定是先将样品 中国首次和第二次北极考察在北冰洋西部所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