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医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肺复苏,,—

* 教学目标 1、了解心肺复苏的概念与目的。 2、了解心肺复苏的并发症。 3、熟悉并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 4、掌握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历史回顾 50年代美国医生彼得·沙法(Peter Safar)教授等发表了口对口吹气术。 1960年,考恩医生(Kouwenhoven)等人观察用力在胸外按压,可以维持血液循环。 沙法与考恩确认了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术联合应用技术的合理性。 沙法结合两种方法,奠定了现代CPR的基础,被世人尊称为“心肺复苏之父”,成为当代急救医学泰斗。 一.概念与目的: 心肺复苏是以徒手操作来恢复患者的自主呼吸与循环。 徒手操作 自主呼吸、循环 生命掌握在目击者手中 由目击者对心跳骤停患者及早实施 CPR 存活数可增加 2 - 3 倍。如早 CPR 加上早电击除颤(发病 3 - 5 分钟内),则存活人数可增加至 49 - 75 %。 心跳骤停表现为心室颤动者,不作 CPR 的每延迟电除颤 1 分钟,存活率下降 7 - 10 %,而作了 CPR 的每延迟电除颤 1 分钟,存活率下降为 3 - 4 %。 .用物准备 血压计、听诊器 手电筒 手消毒液 弯盘、污物桶 执行单 硬板床 二、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 1、胸外心脏按压(C) 2、开放气道(A) 3、人工呼吸(B) 从A-B-C到C-A-B的理由 开放气道和通气(困难,阻碍旁观者进行CPR)会明显延迟心脏按压。 胸外按压能够同时向心脏和脑提供重要的血流量,可立即进行(无需设备) 在双人抢救时,C-A-B的优势更为突出。 研究表明,有血流的CPR越早成活率越高。 有血流的CPR越早成活率越高 1、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不仅是自主呼吸和心跳的恢复,更重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因此,维持脑组织的灌流是心肺复苏的重点。通过心脏按压来维持病人暂时形成人工循环以维持脑组织灌流的意义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有血流的CPR越早成活率越高 2、.心脏骤停者对氧气的需求较正常者少。 心脏骤停前初始心律常常是心室颤动(VF)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VT)。在这些患者中, 基础生命支持的关键操作是胸外心脏按压和早期除颤。(以前是4-6分钟,现在倡导3分钟以内) 按压频率及深度: 成人大于100次/分,频率过快,心脏舒张时间过短,得不到较好的充盈。过慢,不能满足脑细胞需氧。 按压深度:成人为至少5cm。婴儿大约为4厘米,儿童(1-8岁为儿童)大约为5厘米 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 按压时注意事项 (1)成人应使胸骨下陷至少5cm,用力太大易造成肋骨骨折,用力太小达不到有效作用 (2)垂直下压,不能左右摇摆。 (3)下压时间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 (4)放松时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按压区皮肤,但应尽量松,勿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 (5)按压过程中减少中断,确需中断时应小于15秒。 开放气道的方法 开放气道的方法 高级气道管理工具 口罩、鼻罩、喉罩、气管切开、 口咽通气道、 鼻咽通气道 、 环甲膜穿刺、环甲膜切开、 气管插管、气管食管联合导管 简易呼吸器 人工呼吸的方法 (1)在保证呼吸道通畅后使病人口部张开。 (2) 抢救者在病人的一侧,用一只手的小鱼际轻按病 人前额保持头后仰,同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鼻孔。 (3) 潮气量为400——600ml或5--7ml/kg。 (4)成人呼吸频率为10——12次/分,儿童12——20次/分。 (5)高级气道建立后呼吸频率为8——10次/分。 人工通气的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通气:1、因为过度的通气增加了胸腔内压,减少了静脉回流,降低了心输出量,使病死率增加。2、过度的通气还可以导致胃肠道充气,引起反流和误吸。 送气时间为1秒,见胸廓抬起即可。 高质量心肺复苏---记忆口诀 (基础生命支持期) 用力压---至少5厘米 快快压---至少100次 少中断 要回弹 免过度 勤交换 高级生命支持期 肾上腺素1mg,3~5分钟一次 胺碘酮300mg,3~5分钟后 150mg 扩容:1~2L生理盐水、林格氏液 治疗低血压多巴胺:每分钟5~10微克/KG 心电检测、除颤 进一步生命支持期 1、综合、完整、多学科治疗体系。 2、低温治疗(控制T在32-34℃, 保护脑细胞,以促进神经系统功能恢复)。 心肺复苏可以停止的条件 其他医务人员接替 周围环境不安全 家属拒绝抢救 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 上级医师确诊已经死亡,抢救30分钟以上 心肺复苏的并发症 心脏创伤 肝、脾破裂 胃肠胀气 肋骨骨折 损伤性血气胸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