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谦个性在人事仕途-澳门艺术博物馆.pdfVIP

赵之谦个性在人事仕途-澳门艺术博物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吳趙風流──吳讓之、趙之謙書畫印學術研討會 © 2015 澳門藝術博物館 赵之谦个性在人事、仕途、家庭中体现 故宮博物院研究員 单国强 赵之谦是晚清海派名家,在绘画、书法、篆刻三方面均造诣极深,而且面貌独 具,这与他的个性是有密切关系的。现存赵之谦的《二金蝶堂尺牍》,辑录了他致 亲友的五十六通信札,具体而微、真实而鲜明地反映了他的个性,主要体现在待人 处事、仕途生涯和家庭生活几个方面,现选析其中部分信札内容,以一窥其独特的 个性。 一、 待人处事 赵之谦在待人处事方面所呈现的个性是很复杂的,既有真实、坦诚、爽朗、诙 谐的一面,又有兀傲自负、固执偏激的一面。诚如其友张鸣珂所评:“兀傲”、“盛 气难近”,然“遇名实相副之人,亦虚怀相接。”赵之谦也深知时人对他的看法,故 在四十二岁杨憩亭、赵晓邨所绘《赵撝叔像》中自题曰:“群毁之,未毁我也,我 不报也;或誉之,非誉我也,我不好也。不如画我者能似我貌也,有疑我者,谓我 侧耳听、开口笑也。”也是就说,他不以毁我而报复之,也不以誉我而好待之,一 律侧耳恭听,一笑了之,依然我行我素。 在他的信札中,往往臧否人物,笔锋犀利,咄咄逼人,而且越是亲密的朋友, 越是直言不讳。如他对致函最多的密友魏稼孙,既有亲切交谈的话语,又有毫不客 气的指责。魏稼孙(?-1881),名锡曾,曾官福建盐大使,嗜好金石碑碣的研究。 同治元年(1862)他与赵之谦初识于闽中,以诗乞点勘并索画梅花。三月,赵即和 诗并绘墨梅赠之。次年,赵在京师作《二金蝶堂双勾汉刻十种》成,魏稼孙与胡荄 甫、沈均初相继至京,同时为之刻審定印。魏用半年心血集成的《二金蝶堂印谱》, 亦于是年携耒,撝叔为书“稼孙多事”四字并撰记,记文明是责怪,实为感激,文 1 吳趙風流──吳讓之、趙之謙書畫印學術研討會 © 2015 澳門藝術博物館 曰:“稼孙竭半载心力为我集印稿、钞诗,蒐散弃文字,比于掩骼埋胔,意则厚矣。 然令我一生刻印赋诗学文字,固天所以活我,而于我父母生我之意大悖矣,书四字 儆之。”隔年魏又把《二金蝶堂印谱》续拓三十五份,并识跋于后。同治四年(1865) 赵返居家乡会稽(今绍兴),腊月廿八日稼孙过江来会,同访禹陵,探空石,相聚 六七日内,道古甚欢,并互赠珍物。以后赵寓京师,与魏往来书信最多。光绪七年 (1881),稼孙病逝,赵时在江西任上,接其子来信,“悲感累日”,谓“不意金石 之友,不获金石之寿。”(《尺牍》二三)惺惺相惜,情真意切。赵之谦对这样一位 至友在往来信函中总是直诉己见,不加修饰。如《尺牍》(一)中,既关切地抚慰 魏氏丧兄弟之悲:“前晤节子丈,即闻令弟四兄噩耗,为惊怛者壘日。兄言自念, 弟亦何尝不自疑也。”又直率地在学术上发表不同意见:“‘远逊’两字是足下胸中 字,弟不敢和。此种见解即是说朱子后先儒传注,皆可废话头。”在《尺牍(七) 中,则直接表示不满:“汪述庵求书,必公等别有烦劳于彼,而以弟为蒸豚之馈, 可恨,可恨!”其意是:汪述庵向我求书法,必定是你等有求于他,而将我当成蒸 熟的肉回馈,实在可恨。在《尺牍》(八)中,更是怒不可遏地指责:“自前月迄今, 不知发过多少信而一字不复,真乃怪事。弟生平待友最真,何阁下以荒谬对耶!寄 石耒时,恳切如此,早知如此之一信不复,不如一石不刻之为愈矣,可杀,可杀。 现在弟为无识,又将各印一一封寄。此信到日若竟无一字来,则魏稼孙狗心鬼肺, 神人共愤矣。„„从前屡有人说稼孙之为人可恶,弟不觉其可恶,今则不惟恶之, 可见赵益甫眼力有限,竟为汝等鬼蜮伎俩所蒙矣,临书浩叹,即请三思。”赵发火 的原由是:魏稼孙答应寄印石材料来,请赵刻几方印章,然石材一直未到,一再发 信也不回信,赵以为是魏施诡计蒙骗他,不由勃然大怒,十月初七遂写此信责备。 然在十月十四日《尺牍》(一一)中,知道了真相,又坦然而矜持地道歉,信曰: “十一日卓氏子来,始得二十二日后所赐书并石印、笺纸、古泉,一一收恶分致。 又知前所寄十石并书,为游勇劫去,以其重,疑黄白物,幸不伤寄书人。弟不得石, 亦无罪过也。„„前言虽激,看去必做到而后已,非忘天地而背祖宗也。料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