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水产小百科-陈氏短吻银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水产小百科-陈氏短吻银鱼

常見水產小百科 - 陳氏短吻銀魚 中文名稱: 陳氏短吻銀魚 照片: 英文學名: Salangichthys tangkahkeii 命名者: Wu 科名: 銀魚科 俗名: 水晶魚、銀魚、麵條魚 特徵圖片: 形態特徵: 體細長,腹鰭前略呈圓筒狀,腹鰭後側扁,頭部平扁,上下(合頁)各有一列稀疏細齒,活體腹面兩側各有一行黑色小點,尾鰭中部無黑點。體乳白色,半透明。死亡發白。 習性: 卵沈性,以卵膜絲纏於水草上孵化。仔魚孵出後6至7個月而達可補規格。主要以浮游動物為食。 毒性: 無 可否食用: 可 分佈時節: 壽命只有一年的沿海河口及淡水生活的小魚。有洄游型和淡水定居型,有春或秋產卵的兩個生態類群。產季5至8月份。 地理分佈: 為中國特產魚類。分佈於長江中下游及附屬湖泊,如太湖、洞庭湖以及人工移植於雲南顛池。 尺寸大小: 一般體長6-8公分 漁業利用: 銀魚個體小但繁殖力強,產量大。無骨無刺,百分之百可食。新鮮或曬製乾品 常見的料理方式: 銀魚炒蛋或汆湯,爆炒銀魚。 營養價值: 每百克乾品含蛋白質72.1克、脂肪13克、鈣761毫克、磷1154毫克、鐵7.5毫克及維生素。 瀕危狀態: 無 常見水產小百科 - 香魚 中文名稱: 香魚 照片: 英文學名: Plecoglossus altivelis 命名者: Temminck et Schlegel 科名: 香魚科 俗名: 秋生子 特徵圖片: 形態特徵: 體延長,側扁,頭小,吻端向前下垂,而形成吻鉤。口較大,上頜末端有一枚向下彎曲成鉤狀的門齒,上下頜另具寬扁之板狀細齒。體被極細小之圓鱗,上頜末端有一枚向下彎曲成鉤狀的門齒,口閉合時吻鉤即嵌於凹內。體被極細小之圓鱗,側線沿體側中央直走。背鰭與腹鰭相對,在靠近尾柄處另有一小的脂鰭;胸鰭狹長;尾鰭分叉。脂鰭與臀鰭後部相對。體背黑綠色,體側顯黃色,腹部白色。各鰭淡黃色。受到驚嚇或死亡時,黃色斑塊則會變得非常暗淡。 習性: 野生種幼魚降海越冬,曆春溯入江河。幼魚攝食昆蟲幼蟲等,成魚主要刮食附生澡類等。 毒性: 無 可否食用: 可 分佈時節: 一年生魚類,終年可在市場見。 地理分佈: 台灣原產於濁水溪以北及花蓮三棧溪以北的各溪流,其中以淡水河流域的香魚最為有名。現在溪流中發現者,則是引自日本而放流的。養殖場分佈宜蘭、台北新店、新竹、南投山區。 尺寸大小: 一般體長在15-20公分 漁業利用: 是名貴經濟魚類和遊釣魚類種類。新鮮的香魚會有濃郁芬芳氣息,有「溪流之王」的美譽,是海鮮店內受歡迎之魚種。 。 常見的料理方式: 燒烤香魚、鹽焗香魚 營養價值: 每100公克肉含熱量129大卡、水分74.6公克、蛋白質18.3公克、脂質5.5公克、醣類0.1公克。 常見的捕捉方式: 垂釣 常見水產小百科 - 鯽魚 中文名稱: 鯽魚 照片: 英文學名: 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 命名者: Linnaeus 科名: 鯉科 俗名: 鯽仔(黑鯽) 特徵圖片: 形態特徵: 體短而高,前半部弧形,腹部圓形,頭短小。口端位。無鬚。下咽齒一行。體被中大型圓鱗;側線完全,微向下彎,後部延伸達尾部中央。背鰭基部較長,背鰭第三根刺較弱,後緣鋸齒細而密。體呈黑褐色,腹部銀白或淡黃。各鰭黑灰色。 習性: 廣溫性魚類。以水草雜生與泥質淺水域最多。生性敏感而警覺性高。為雜食性魚類,幼魚以浮游動物為主食,成魚則以植物碎片、藻類、腐殖質或底棲甲殼類為食。 毒性: 是膽毒魚類,但鯽魚個體小,膽更小,一般人不會吞服鯽膽治病。 可否食用: 可 分佈時節: 產卵期3月到6月。 地理分佈: 原產於中國大陸及日本,早期移民即引進至台灣。目前台灣西部溪流中、下游與湖泊、溝渠均有分布。在淡水養魚縣市的水庫、養殖場皆有。 尺寸大小: 市場體型都在300克(半台斤)為多。 漁業利用: 肉性平,味甘,弁鈰殿囮Q濕、和中開胃活血通脈、利水消腫。鯽、冬蟲草熬湯飲,治產婦無奶。鯽、豆腐煮水飲,治麻疹。 常見的料理方式: 酥鯽魚、乾燒鯽魚、豆瓣鯽魚、荷花鯽魚、芙蓉鯽魚、奶湯鯽魚、汆蛤蠣鯽魚、清蒸鯽魚、絲瓜鯽魚湯、香菇鯽魚。 營養價值: 每100公克含有熱量134大卡、水份70.3公克、蛋白質19.6公克、脂肪4.2公克及微量礦物質。 瀕危狀態: 無 常見水產小百科 - 藍豬齒魚 中文名稱: 藍豬齒魚 照片: 英文學名: Choerodon azurio 命名者: Jordan Snyder 科名: 隆頭魚科 俗名: 四齒仔、西齒、簾仔、寒鯛 特徵圖片: 形態特徵: 體呈黃褐色。體側由背鰭中部鰭棘基底至胸鰭腋部有一暗褐色寬斜帶。體側由後部鱗片各有一暗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