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幼小衔接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学教学中的幼小衔接问题

拓展资源 数学教学中的幼小衔接问题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不仅仅是一系列的概念、原理和运行方式,也不仅仅是一种能力,而是“科学推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处理过程或是一种思考方法”。由于数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即使是在幼儿的生活中,也经常遇到有关数与形的问题。且如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不断地发展,因此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已成为每个人应具备的文化素养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才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在环境设置、学习安排、学习内容和生活制度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客观上形成了幼小衔接中的坡度。做好幼小衔接,小学和幼儿园都要改革,不但在教育方法、形式上要逐步靠拢,在学习内容上也要搞好衔接。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在教育上的相互连接。如何搞好幼小衔接是人们一直比较关注的课题。数学教学作为幼小衔接中的一个环节,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如何解决数学教学中的幼小衔接问题,使之过渡衔接的合理、科学呢? 【案例呈现】 片段一:“1+1=2,1+2=3……”从幼儿园的教室里传来,一节课结束了,孩子们只记住了“1+1=2”但并不知道为什么等于二。当他们再次得知要上数学课时直皱眉头,表现出对数学的兴趣缺缺,甚至直接影响到孩子们上小学后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片段二:一年级的教室正在上数学,老师说到请你将上面的物品分类,并列出加法算式。加法口诀倒背如流的小明等着大眼睛左看看右瞧瞧,就是不知道怎么分类。 片断三:幼儿学习“6”的加减法时, 教师直接出示分合式,让幼儿看着分合式列出算式,即1+5=6、2+4=6、3+3=6、4+2=6、5+1=6 ,然后逐一指着算式让幼儿创编应用题,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编应用题上。 【经典论述】 片段一分析:幼儿园数学教育为了能与小学接轨,将大量的计算内容带进课堂。缺少了引起孩子兴趣的实物教具、学具,只求短时成效,忽略了长远意义。孩子在幼儿园就对数学失去兴趣待到上小学后又怎么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呢?幼儿园的数学教育绝不是简单的计算。 片段二分析:孩子在入学前应掌握的基本的逻辑思维,数学常识等这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重点,幼儿园应在这些方面对孩子进行培养教育,为入小学打基础,而不是将小学要学的知识提前学了,让孩子吃回锅饭,教师的教无意义,对孩子的学也无益。 片断三分析:忽视幼儿的学习规律,甚至过高估计幼儿的接受能力,分合式是怎么得来的,孩子并不知道。教师可以让孩子自己操作,将六根数棒分成两组,并记录下分组的情况,让孩子很直观的去体会数的分成,而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幼儿期思维发展和趋势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尚处于萌芽状态。幼儿学习数学,主要通过四个阶段,即实物操作--语言表达--图像把握--符号把握,从而建立数学的知识结构。每一次数学活动都必须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而且必须经过长期训练才能达到目标,不是通过一两次活动就能完成的。有的教师不考虑幼儿的思维特点,忽视幼儿的学习规律,甚至过高地估计幼儿的接受能力,其教学效果当然是不会理想的,就如片段三中。有的教师片面依靠自己的演示,把答案强加给幼儿;有的教师设计的活动是跳跃式的,跳过实物操作的环节,直接进入图像把握和符号把握这两个环节;有的设计则是单纯的从符号到符号的过程。大班教7~10的组成和加减时,教师认为幼儿已有基础,结果就这么跳跃着教过去。然而,数理逻辑顺序的建构决不是这么简单就能完成的,幼儿阶段的思维特点决定了这样的教学是不合适的。 老师、家长都经常说:“孩子五岁了,他已经可以从1数到100,也可以从100数回1,但是他就是分不清楚3和5谁多谁少,必须给他实物才行……” 其实我们同行和家长都有的一种感觉,这实际上反映了0-6岁的孩子的特点——他的思维是非常具体和直观的,然后逐渐过渡到抽象的思维。所以教孩子学数学,首先要弄清楚,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思维有什么特点。 当前孩子学习数学的误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观念上的误区——幼儿阶段的数学学习不重要,等上小学以后再说。幼儿数学教育到底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起步,为什么幼儿园阶段要学习数学?   经过专家学者的大量研究调查,儿童在4岁前后会出现一个“数学敏感期”。他们会对数字概念如数、数字、数量关系、排列顺序、数运算、形体特征等突然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对它们的种种变化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这标志着孩子的数学敏感期到来了。而错过了数学敏感期,有的人一生都害怕数学,一提数学就头疼。心理学家发现一个孩子对数学是喜欢、厌恶还是恐惧,大多数是在幼儿阶段造成的。   二是内容上的误区——数学等于算术。   著名数学家陈省声先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