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件成品检验规程.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油漆件成品检验规程

钱江集团 发动机检验处质量文件 文件编号 受控状态 发 放 号 版 本 涂料、漆膜检测规范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会 签: 实施日期: 年 月 日 更改方式 更改标记及处数 更改单号 更改者 涂料、漆膜检测规范(金属漆类) 1、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涂料、涂膜(金属漆类)检验的项目,包括1、涂料检测:细度、开箱粘度、固体含量、重量规格;2、漆膜检测:硬度、附着力、颜色及色差、光泽、耐水、耐盐雾、耐酸性、耐碱性、耐混合二甲苯、耐汽油、耐机油、耐冲击、柔韧性、耐摩擦等共十九个项目,并且规定了各个项目的判定标准、抽样方案和检测方法。 2、实验条件: 2、1实验场所: 进行涂装和实验的场所,无特别规定时,原则上在温度20±1℃、相对湿度为73±5%,实际上可在23±5℃、相对湿度为40-80%、无日光直射、无对实验有不良影响的气体、无灰尘。通风的环境下进行。而喷涂的场合,以温度为15-30℃相对湿度为40-80%、风速为0.5-1m/s的水帘柜中进行为佳。 2、2实验用材料、器具及试剂: 实验中使用的材料、器具及化学试剂应符合国家(或化工部)的有关质量标准。 2、3实验片的制作及实验板: 制作实验片时,先按所做实验项目制定的材料和大小选择实验板,在按规定的前处理、涂装和干燥方法进行加工。 2、3、1 实验板 实验板的材料,大小根据各个实验项目的规定,原则上选择与工件同类的材料做实验板,各实验板的尺寸标准见表一: 各实验板的标准尺寸(表一) 种类 尺寸 适 用 1 150×75×0.8 一般实验用 2 300×100×(1.0) 室外暴晒用 3 150×75×0.8(平板)或150×75白色磁砖 加速老化用 4 100×45×0.2 耐弯曲实验用 5 300×200×0.8 色彩研究用 6 200×70×0.8 色彩标准板 2、4试样制作的静置时间: 要进行涂膜性能试验的试样,在按规定条件制作完成后,在试验场所必须按表二所规定的时间静置以后,才能进行试验。 试样制作后的静置时间(表二) 涂料种类 静置时间 烘干型 在规定条件下烘干放置24小时以上 溶剂蒸发干燥型 涂装后48小时以上 常温反应型或强制反应型 涂装及强制干燥后72小时以上 3、涂料检测项目: 3、1细 度: 3、1、1判定标准:清漆、透明色漆、素色漆≤15um;亚光漆、铝粉漆、底漆≤25um。该试验项目重要度为B类。 3、1、2抽样方案:1次/批,不合格判定数Ac=0。 3、1、3检测方法:将待测涂料滴于细度板的最大刻度值处(不溢出为止),双手持刮刀,横置于磨光平板上端(在试板边缘处),且刮刀与磨光平板表面垂直接触,在3秒钟内,将刮刀由沟槽深的部位向浅的部位拉进,使试样充满沟槽而平板上不留余漆,刮刀拉过后,立即使视线与沟槽平面成15-30℃,对光观察沟槽中颗粒均匀显露处,记下读数(精确到最小分度值),做三次细度试验后,取两次相近读数的平均值为该批漆的细度值。 3、2开箱粘度: 3、2、1判定标准:清漆≧50s,透明色漆≧55s,素色漆、铝粉漆、底漆≧65s。开箱粘度相对基本粘度指标比较:≤5s内C类评审,低于5-10s(包括10S)B类评审,低于10-20sB类评审扣20%,20s以下退货处理。 3、2、2抽样方案:1次/批,不合格判定数Ac=0。 3、2、3检测方法:将待测涂料搅拌均匀,且将试样温度调整到23±2℃,然后将粘度杯浸入待测涂料内,使粘度杯内盛满待测涂料,并将粘度杯迅速提离涂料表面,同时启动秒表,待试样的流出线刚断时立即停止秒表,秒表读数即为该试样的粘度值。(使用CPU4号粘度杯,分度值为0.5S的秒表计时测量) 3、3固体含量: 3、3、1判定标准:清漆≧53%;透明色漆≧45%;素色漆、铝粉漆、底漆≧43%。固体含量相对基本指标比较:≤5%内C类评审,低于5-10%(包括10%)B类评审,低于10-20sB类评审扣20%,20s以下退货处理。 3、3、2抽样方案:1次/批,不合格判定数Ac=0。 3、3、3检测方法:将干燥洁净的培养皿在105±2℃ 烘箱内烘30分钟。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用磨口滴瓶取样,以减量法称取1.5-2克试样(过氯乙烯漆取样2-2.5克,丙烯酸漆及固体含量低于15%的漆类取样4-5克),置于已称重的培养皿中,使试样均匀地流布于容器底部,然后放于已调节到表三的规定温度的鼓风恒温箱内焙烘一定时间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然后再放入烘箱内焙烘30分钟,取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