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暑期历史骨干教师培训试卷讲评课课件.ppt

潍坊暑期历史骨干教师培训试卷讲评课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潍坊暑期历史骨干教师培训试卷讲评课课件

* 寿光现代中学 燕彩云 试卷特点 本套试卷考查的是必修二的内容,难易适中, 既注重了基础知识考查,也侧重了对学科能力的的考查;命题注重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考查了学生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史论结合的能力,设计合理科学。 47人 ≥67分 20人 17人 3人 人数 ≥78分 ≥80分 最高90分 成绩 李如冰 刘艺 孟秀敏 侯炳奎 陈孟 李喆 李美丽 朱富妮 刘丽娜 曹紫茗 甄凤娇 一、客观题错题归类 1、基础知识记忆不牢:8题 2、审题不清、不细:11、13、14题 3、理解不透,运用知识能力不强:16题 错因一:基础不牢 8、哥伦布首次横渡大西洋返回西班牙后,向王后伊莎贝拉献上了《航海日记》。在日记中哥伦布不可能提到 ① 印第安人的生活状况②完成环球航行的经历 ③到达好望角时遭遇险情 ④非洲东海岸居民的风土人情 ⑤ 自认为到达印度的喜悦心情 A.①③ ④ B.②④ ⑤ C.① ② ⑤ D.②③④ 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史实。哥伦布本来计划从欧洲向西航行到达亚洲,却无意中到达了美洲,但是他自己始终认为到达了印度,并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②完成环球航行的经历(麦哲伦船队)③到达好望角(迪亚士)④非洲东海岸(达伽马),所以哥伦布日记中不可能提到的是D②③④ 新航路开辟 背景(原因、条件) 过程 1487年迪亚士抵达好望角 1497—1498年达伽马到达印度 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影响 欧洲:引起商业革命,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 非洲:黑奴贸易带来深重灾难 亚洲: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 世界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人类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 世界市场的形成 过程 途径 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终形成 国际贸易的发展 人口和资本的流通 威力威逼 欧美: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 亚非拉: 造成贫穷落后,客观上促进了近代化 世界:加强了联系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1、在16世纪以后,土豆、玉米、香料、咖啡、茶叶、可可开始成为欧洲民众新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欧洲农业科技的发展B新航路的开辟 C欧洲耕地面积的扩大D欧洲人饮食品味的提高 2、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美国经济的崛起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欧洲扩散 B A 错因二:审题不清、不细 13、电视剧《霍元甲》展现了霍元甲(1861-1910)在上海租界打擂比武的生活经历。当时霍元甲可能看到的生活场景有 ①身穿长袍马褂的人和西装的人并行 ②街上有电车、火车、马车③洋楼与里弄混杂一起 ④人们利用电话、邮传、电报等交流信息 ⑤男人全部剪掉了辫子,女人也不再缠脚 A、①②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此类题关键是审清时间。 11、张弼士在总结张裕葡萄酒公司创业史中写道:“备历艰阻,掷无数之金钱,耗无量之时日,乃能不负初志。”备历艰阻的根本原因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B、重农抑商的传统 C、民族企业技术力量薄弱 D、民族企业资金短缺 错因二:审题不清、不细 此类题关键是审清关键词 14、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进行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为此苏俄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 错因二:审题不清、不细 此类题关键是审清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出准确判断 。 (变式训练) 1.唐人张籍在《贾客乐》中写道:“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该诗反映现象 A商人经商获利刺激农民弃农经商 B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C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 D唐朝商业繁荣,农业落后 2、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A.余粮征集制 B.企业国有政策 C.取消自由贸易 D、强制劳动制度 3、1958年如果中国官员和苏联官员交流当年农业建设的经验教训时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 ①中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②苏联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③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④苏联的新经济政策 A.①②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