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婴幼儿功能性胃肠病~4921A~42FB7
2013-11-26 婴幼儿功能性胃肠病症 主讲人:卢桂清 药师 指导药师:吴小红 2013-11-26 主要内容 功能性胃肠病与罗马标准 功能性胃肠病(FGIDs):有消化道症状,但无法用器质性病变或生化异常来解释的消化道功能性疾病。 Rome 1988 Rome II 1996-1999 Rome III 2003-2006 罗马III标准儿童FGIDs分类: 诊断依据:家长和患儿的主诉 分类依据:不同年龄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罗马III标准儿童分类 G. 新生儿和婴幼儿FGIDs(4岁) G1. 婴儿反流 G1. 婴儿反流 溢乳婴儿的胃排空延迟 溢乳患儿的酸暴露明显增高 G1. 婴儿反流 罗马III诊断标准: 3周至12个月的健康婴儿必须符合以下2项: 1.每天反流2次或2次以上,持续3周或更长时间; 2.无干呕、呕血、误吸、呼吸暂停、生长迟缓、喂养或吞咽困难,或者姿态异常。 应对措施: 增稠米糊 正常容量摄入 避免坐位、仰卧位 反流严重的患儿,可使用促胃动力药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 G4. 婴儿肠痉挛 发病机理 婴儿肠痉挛可能与肠道动力改变、前列腺素功能紊乱、5-羟色胺浓度异常或神经肽不成熟有关。 婴儿肠痉挛是行为学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如家庭环境改变,母婴互动缺乏、父母焦虑等,甚至认为是易激惹婴儿的正常行为表现。 G4. 婴儿肠痉挛 病因 食物过敏 肠道功能不成熟 动力障碍 行为假说:母子交流不足、母亲焦虑、婴儿脾气差 激素变化 母亲吸烟 肠道菌群 婴儿生理性缺乏乳糖酶 G4. 婴儿肠痉挛 罗马III诊断标准: 出生至4个月的婴儿必须包括以下所有条件: 1. 发作性易激惹、惊慌 、或哭闹,开始或停止没有明显诱因; 2. 每天发作持续3小时或以上,至少有1周是3天均有发作的。 3. 无生长迟缓。 应对措施: 安慰方法 不能止痛但能终止哭闹的常用方法(如驾车兜风)具有诊断和治疗价值。 若怀疑有牛奶不耐受或食管炎,试验性治疗:给予水解蛋白配方奶或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H2受体阻断剂西咪替丁,但48小时内一般症状会缓解。 G5. 婴儿功能性腹泻 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 婴儿的防御功能较差,免疫球蛋白低 正常肠道菌群建立前,对致病微生物的抵抗差 肠道内感染 肠道外感染 喂食过量,喂养高渗性饮食 对食物成份不耐受、饮食不均衡、 抗生素治疗、气候变化等 G5. 婴儿功能性腹泻 婴幼儿腹泻恶性循环 G5. 婴儿功能性腹泻 罗马III诊断标准: 1.持续性、排不成形便,不伴腹痛,每天3次或3次以上; 2. 症状持续4周或4周以上; 3. 发病年龄为6-36月龄; 治疗: 药物治疗如止泻药:蒙脱石散、调节肠道菌群药 治疗急性腹泻时,应注意纠正脱水 G6. 婴儿排便困难 临床表现:: 用力排便时间长,尖叫、哭喊,因费力引起脸色胀红或发紫。 可持续10~20分钟,直到软便或稀便排出。 每天可有数次排便。 病因 婴儿在排便过程中,腹压增加时,未能协调松弛盆底肌肉,而哭闹又增加了腹内压。 一旦病儿能够在排便时协调松弛盆底肌肉后,症状就消失了。 G6. 婴儿排便困难 诊断标准: 排便时间至少10分钟,排出软便前有哭闹; 没有其它健康问题。 措施 改变饮食、软化大便。 临时的措施:开塞露或缓泻剂。 培养定时排便的习惯,多活动,增加肠蠕动。 肠道畸形,应去专科医院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