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笔情墨意抒胸臆时间201410教师
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
笔情墨意抒胸臆
时 间;2014、10
教师姓名:郝海涛
单 位:枣庄二十九中
(苏少版)美术九年级上册《笔情墨意抒胸臆》教学设计
课题: 笔情墨意抒胸臆 主 备 人: 郝海涛
学科: 美 术 年 级: 九年级
课型: 欣赏·造型·表现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相关知识链接:
1.水墨
元人张退公《墨竹记》说:夫墨竹者,肇自明皇,后传肖悦,因观竹影而得意。也有说始于五代李夫人描窗月影而来。虽然这些说法都无画迹可证,但水墨画这个艺术形式是受竹影启示而来是可信的。宋元以来文人画的兴起,水墨画已成为国画的一种主要形式了。单以水墨点画,不施丹青是其特点。排除色相,洗尽铅华,只从笔情墨趣中创造出美的境界也确乎不易,难怪士大夫文人把水墨画推为上品。工笔画中也有单以墨染的,也是水墨画的一种。
2.水墨赋彩
宋代《宣和画谱》中说:画花者往往以色晕淡而成,独熙(徐熙)落墨以写其枝叶蕊萼,然后傅色,故骨气风神为古今之绝笔。可见水墨赋彩之法始于五代。特点是把物象形体、质感和色彩的表现分而治之,易于掌握,具有清丽、俊雅之感。
3.勾花点叶
此法传为明代画家周之冕的创造,是以上三法的综合。徐悲鸿先生作花卉、湖石有先点后勾的方法,可以说是勾点画法的发展。
4.没骨与勾勒
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江南布衣徐熙、伪蜀翰林侍诏黄荃,皆善画著名,尤长于画花竹。蜀平,黄荃并二子居宝、居实,弟惟亮皆隶翰林图画院,擅名一时。其后江南平,涂熙至京师,运图画院,品其画格。诸黄画花、妙在赋色、用笔板新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徐熙以墨笔画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荃恶其轧已,言其恶不入格,罢之。照之子(应为孙徐崇嗣),乃效诸黄之格,更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图,工与诸黄不相下,荃遂不复能瑕疵,遂得齿院品,然其气韵皆不及熙远甚。后称黄家法为勾勒,徐崇嗣法为没骨,原是工笔画的技法,明代陈老莲承勾勒法而拘形似。晚清三熊等继其后,恣意放笔,发展为写意技法。或勾而后染、或纯以彩色写成,各异其趣。
5.点垛
晚清兴金石学,一些画家从中得到启示,熔金石、书画于一炉,参酌水墨、没骨诸法创大写意的新形式,后人称为点垛,赵之谦、吴昌硕为其代表。
6.墨叶彩花
这是近代画家齐白石先生吸取民间艺术的创造。齐老还创造了大写意花卉、工笔草虫结合的一种新形式,也是前无古人的。
二、教材分析: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绘画,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的民族特色。花卉属于中国传统花鸟绘画题材的一种,深受画家的喜爱,在五代得到发展,盛于宋元明。通过古今许多画家的努力探索,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很好的继承。其主要特征是简练、概括,强调笔墨趣味。要求笔墨技巧与造型相结合,既有笔墨情趣又有恰到好处的造型,达到以形写神的目的。学习写意画,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临摹,二是写生,三是默写。这是一节绘画练习课,要求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写生、默写,掌握形象的特征和神韵。再运用已学过的技法,通过教师示范,完成一副写意花卉作业。要求学生用中国画的写意手法画花卉,感性的认识中国画的笔墨技巧和表现手法。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中国画了解不多,因此,通过演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通过带领学生临摹,使学生对用笔用墨有较深的体会。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习中国画花卉的笔墨技法,临摹范画,使学生了解国画写意花鸟画的特点,进一步了解笔墨与造型的关系,并运用于实践,提高学生中国画的表现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中国画牡丹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写意花卉的形式美、意境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和感受国画的笔墨情趣,生动、形象、有趣的激发学生产生求知的极大兴趣,体现创新精神及个人风格 。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突出美术特色,渗透人格、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祖国绘画艺术的感情。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写意花鸟画的特点。理解和感受国画的艺术特点。初步掌握泼墨法与破墨法的技法
2.教学难点:墨色浓淡的把握以及用笔的方法
六、教具准备:
1.教学媒体: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板……
2.教师准备:(1).了解有关中国花鸟画的知识,搜集中国花鸟画图片。
(2).画两张中国花鸟画的范画。
(3).制作教学课件。
(4).准备画中国画的相关材料。
3.学生准备:(1).通过上网或查书了解有关中国花鸟画的知识。
(2).材料准备:课前准备旧报纸、宣纸等国画用品。
七、教学模式:
创设情景导入——自主探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3犈课程设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pdf
- 絮凝剂全自动加药设备-青岛巨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pdf
- 基于元数据仓储构建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pdf
- 基于分布式存储的多类型数据管理技术研究.pdf
- 基于动态力学和超声波法研究发电机定子绝缘的老化特征.pdf
- 基于动态力学分析的改性沥青黏弹性能研究华南理工大学道路工程.pdf
- 基于多维时间序列я析的网络异常检测-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pdf
- 基于多语本体的语义查询扩展研究-数字图书馆论坛.pdf
- 基于岗位对接和任务驱动的高职课程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改革实践.pdf
- 基于应力物理模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温阻效应-南京工业大学学报.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