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秋季版四川省金堂县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8课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导学案无答案川教版
第8课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导学指要】
1.课标要求
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2.学法指导
(1)采取小组合作方式,收集反映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史料,并在课堂上交流展示。
(2) 绘制经济重心南移的示意图。
3.概念解读
客家人:客家人又称客家民系, 一般而言,客家人是始于秦朝末至宋朝初的南迁汉族人在闽、粤、赣交界地区,融合了畲峒山区少数民族等形成的民系。客家文化的主要文化特征是畲峒民族融合了的汉族的文化,进而形成岭南文化中独具魅力的客家文化。因此,“客家”的说法是作为一个汉族民系的称谓,也是作为一种文化的概念。客家人信奉勤俭,注重知识及教育,客居世界各地而不忘本。
【知识建构】(自主学习,完成填空)
附:答案: ①水稻②棉花和茶叶③南方④ 制瓷 ⑤ 棉纺织⑥东汉后期
【基础过关】
一、单项选择题
1.右面示意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南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2.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国家
B.谢和耐是外国人,他的描述不符合当时的实情
C.宋代社会商品经济非常活跃
D.临安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商业繁荣
3.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南方生产环境和条件比北方优越
B.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
C.南方统治者为壮大实力,重视发展经济
D.南方的生产技术、工具比北方先进
4.以下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
①宋初,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多。
②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可见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③宋朝时,发明了新农具曲辕犁和筒车。
④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5. 唐朝中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之一,其主要原因有
①地处大运河和长江交汇点,南北交通便利 ②中外客商云集,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
③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各业繁盛 ④政治、经济地位超过长安、洛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
【思维提升】
二、材料解析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南方地区经济强劲发展。追溯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江苏)又为东南根本,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南宋《陆游集》 (1)比较材料一、二,说明我国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阅读材料三,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从材料一到材料三这种变化的原因。
(1)由人口稀少、生产方式原始落后、物资贫乏变为人丁兴旺、农业发达、物资富足甚至可对外供应;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江南地区逐渐得到开发。
(2)北宋时,南方已是国家财赋的主要来源地;太湖流域已是全国重要的粮仓;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3)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迁的北方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的辛勤劳动。
我最大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疑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农业的发展:耕种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成熟, ① 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② 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表现
手工业的进步:③ 成为手工业生产最繁荣的地区。④ 业得以大规模发展,出现了景德镇等名窑。造船业进一步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十单元第44课西方的挑战与清朝中衰误区预警素材岳麓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第4课海燕课堂实 录语文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5课空城计说课稿语文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5课空城计课堂实 录语文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7课最后一课教案语文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7课最后一课说课稿语文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8课心声学案语文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8课心声教案语文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第1课春课件语文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1诗词五首渡荆门送别教案语文版.doc
- 2016年秋季版四川省金堂县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7课民族政权的并立导学案无答案川教版.doc
- 2016年秋季版四川省金堂县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导学案无答案川教版.doc
- 2016年秋季版四川省金堂县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导学案无答案川教版.doc
- 2016年秋季版四川省金堂县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9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无答案川教版2017061546 .doc
- 2016年秋季版山西省洪洞县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邓稼先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17072616 .doc
- 2016年秋季版吉林省通化市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课件1新人教版.ppt
- 2016年秋季版山西省洪洞县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说和做_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 2016年秋季版山西省洪洞县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说和做_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 2016年秋季版山西省洪洞县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孙权劝学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 2016年秋季版山西省洪洞县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孙权劝学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