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院校生态化学习环境建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高职院校生态化学习环境建构

浅议高职院校生态化学习环境建构   摘要: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辩证统一关系的科学,探索了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生态环境、制度生态环境等要素,从而为高职院校学习环境的建设提供一种新的校本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职业院校;生态化;学习环境 作者简介:周卫萍(1969-),女,江苏大丰人,苏州市职业大学教育与人文学院,讲师。(江苏 苏州 215104)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4-0221-02 生态化学习环境的建构是从生态主义要素观出发,意指为学生构建能与其产生互动,并从中吸取知识与技能、开启灵性与智慧,进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的优良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习动机,启发认知策略,陶冶人格情操,有利于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生态环境、制度生态环境等要素的探索,为高职院校学习环境的建设提供一种新的校本研究的途径和方法,从而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高职院校生态化学习环境的释义 首先,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和生物坏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恩斯特·海克尔)。美国哲学家麦茜特指出:“生态学的前提是,自然界所有的东西是联系在一起的。它强调自然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第一位的。所有的部分都与其他部分及整体相互依赖、相互作用。”[1]任何一所学校的学生,其在学习过程中都会受到必然涉及的物理空间、教学设备、学习工具等实体资源以及无处不在的教育理念、学习氛围、生员关系、学校管理制度等人文社会因素所构成的环境的影响。所以,“学习环境可以看成是学习活动发生和进行的外部世界或条件的总和”。[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一格言反映了人们早已认识到环境决定教育的成败。综上所述,所谓生态化的学习环境,它是指以学习为中心,由对学习的产生、维持和发展起着制约及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要素构成的环境系统,是以个体的受教育和发展为主线,既包括自然的、人文的、制度的要素组成的外部环境系统,也包括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等内在的内部环境因素。 其次,《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高职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人才的目标不同,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社会经济需求与发展提供直接服务。换句话说,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这是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层次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讲,受教育是其与书本、同学、学校和企业等多方面交互联系的活动过程,在短暂的几年学习生活中,能否有效达到应有的培养目标,必定受其在学习过程中所处环境的影响。以下将尝试融合内外两大因素来探讨如何构建良好的高职院校的生态化学习环境。 二、高职院校生态化学习环境的构建 任何一位学习者,既要做自然(生物)的人,更要做社会的人。因而,学校里的生态化学习环境比一般生物生态学上的生态环境复杂得多。其内外生态化学习环境的构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子系统:一是自然生态环境,包括校园的地理环境、建筑布局、景点建设、绿化美化等;二是人文生态环境,包括校园文化的传承、校风建设、文体活动、科普活动、学术氛围与交流、和谐人际关系等;三是制度生态环境,包括基础配备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方面,三个子系统构成的生态化学习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与教育效应的显现。 1.营造以和为美的自然生态环境 自然生态环境简称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又是人类认识、利用和开发的对象。自然生态环境作为校园环境资源的一部分,通过两种方式发挥作用:一是外显的方式,是把自然环境作为认识的对象、活动的场所、人类的朋友来看待,使学生能够认识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在大自然中得到发展。二是内隐的方式,是通过一定的规划设计,使自然环境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院校的校园不是枯燥的厂房堆砌,一样可以规划、建设得如诗如画,如在校园大道两旁栽种松、竹、梅,因地制宜形成生机盎然的自然植被群落,并在学生生活区内,因势利导挖塘蓄水、养鱼种荷、筑堤修桥,在堤、桥、岸边栽植杏、桑、柳,构筑富有情趣的园林特色;教学楼、报告厅被海棠、雪松、龙柏簇拥;食堂、图书馆、体育场在桂花、紫藤、香樟的掩映中;读书亭、天文阁镶嵌其间,校园终年常绿,四季如春,学校成了园中画、画中园。优美的自然环境,不但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还可以让学生在校园内现场实习,而像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