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盐池北部高氟地下水分布规律和其影响因素
盐池北部高氟地下水分布规律和其影响因素 摘要:随着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对能源基地后备区集中供水水源地地下水水质的研究显得极为迫切和必要。利用盐池县北部不同深度86件地下水样品氟含量测试结果,探讨了高氟地下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结合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和水化学特征对高氟地下水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氟地下水的平面分布受地形地貌控制,即汇水洼地和基岩梁岗的地下水氟含量高,风积沙带的氟含量低;在垂向上,受地下水循环更替速率影响,第四系风积砂和环河组100~200 m地下水的氟含量较低;白垩系环河组砂泥岩中氟含量较高是高氟地下水的直接原因,四周封闭的洼地地貌形成强烈的蒸发积盐环境,是大面积高氟地下水形成的主要原因;弱碱性、
关键词:高氟水;分布规律;成因;环河组;蒸发积盐环境;盐池北部;宁东能源基地
中图分类号:P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氟地下水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一种典型的劣质水源,如松嫩平原、太原盆地、河套平原、关中盆地、定靖平原、宁夏平原等[17]。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盐池县就是典型的潜水高氟型地方病区。盐池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最东端,地貌上处于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属干旱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约300 mm,蒸发量为降水量的6~8倍。降水量少和水质性缺水是盐池县水资源匮乏的主因,而影响水质的最主要的因素高氟、高矿[HJ1.9mm]化度和高硬度。[JP]
[HJ1.7mm]前人对氟含量及影响因素做过大量研究[810],但氟含量在空间上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取水深度、地下水循环速度等众多因素影响。之前的研究仅局限在骆驼井水源地很小的范围内,含水层也仅集中在100~150 m以浅。随着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盐池北部被确定为能源基地后备区的集中供水和城市应急供水水源地。因此盐池县北部地下水中氟的含量,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地面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地质地貌条件和含水层岩性特征,采集了不同深度、不同地区的地下水样品,对区内氟含量分布规律、来源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1 研究区概况及样品采集
1.1 研究区概况
2.4 氟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对典型地区不同时期地下水氟含量监测发现,5月份地下水氟含量多高于9月份(图6),这是因为5月份的蒸发量是降水量的数倍,水位浅埋地带的潜水受到强烈蒸发消耗,水中氟得以浓缩富集;而在9月份,集中降水大量入渗补给潜水,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地下水径流,水中氟受到稀释和转移。不过,位于硝池滩汇水洼地的下海牛滩、白春兰治沙基地,以及位于八岔粱梁坡的双堆子南机井,9月份大量降水入渗使聚集在岩土中的氟进入地下水中,反而使得这些地区9月份的氟含量高于5月份。
3.2 水文地质条件
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北部,属于沙漠[HJ1.95mm]高原单一结构含水层亚系统都思图河—盐池水流系统,含水介质颗粒较粗,岩性单一,含水岩组间缺乏稳定连续的隔水层,垂向水力联系比较密切,地下水流场受地形控制[1113],其水文地质特征如下。
(1)按含水介质特点及水力特征,区内地下水类型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白垩系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以风积砂为主,厚度数米至十几米,岩性以细砂为主,地下水位埋深1.0~3.0 m。白垩系环河组碎屑岩类裂隙孔隙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细砂岩。研究区东北部地下水埋深在3~5 m左右;东部地下水埋深在5~30 m之间;向南部、西部分水岭,水位埋深逐渐加大,大于30 m;西部分水岭附近,地下水水位埋深多在70~90 m之间。但白垩系环河组含水层与第四系松散岩类含水层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隔水层,构成统一的含水介质。
(2)研究区地下水的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入渗,其次为农灌入渗和南侧、西侧侧向补给。地下水径流明显受地表水分水岭的影响:地下水在北大池四周高地接受补给后,以北大池为中心,地下水呈辐射状径流,向北大池集中汇聚排泄,见图8。北大池为区域现代侵蚀基准面,是区内浅层地下水的最终排泄区,控制着区域地下水总体的径流方向、循环深度。区内分布的梁间洼地、丘间洼地为次一级侵蚀基准面,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和浅层地下水首先在此汇集,集中向北大池排泄。
根据以上条件分析,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径流汇集于丘陵间的洼地中,使得土壤和岩石中溶出的氟在地下水中聚集形成高氟水。盐池县北部处于干旱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降水少而时间集中,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作用微弱;相反,强烈的蒸发作用,对浅部地下水的排泄十分有利,由此推测,强烈的蒸发积盐环境是大面积高氟地下水形成的原因之一。[HJ]
(3)白垩系环河组泥岩是盐池北部地下水中氟的主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内科学讲课消化性溃疡.pptx VIP
- 公共政策学虚拟实验-单独二孩政策.docx VIP
- T_SHAEPI 014—2024(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走航监测技术规范).pdf VIP
- 发酵工程第九章发酵过程控制.ppt VIP
- DLT995-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ocx VIP
- (高清版)DB13(J)∕T 8420-2021 百年公共建筑设计标准.docx VIP
- 2025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表格式 .pdf
- 杭叉AE系列(英博尔)维修手册.pdf VIP
- 压力管道涂漆防腐工艺导则.pdf VIP
- JGJ-T157-2014: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