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被误解千年战略间谍苏秦
被误解千年战略间谍苏秦 苏秦(?~公元前284年),字季子,东周洛阳人,受封“武安君”,战国时著名的战略间谍。苏秦出身普通,后来因“游说诸侯以显名”,并在战国末年的一系列历史事件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民间,关于他的传说也非常多。其中的一些,甚至成了司马迁撰写《苏秦列传》的素材。受制于六国史料的严重不足,司马迁面对众多说法不一的材料时,并不能很好地进行分辨,这便使得苏秦及其历史,一直混沌不清。
苏秦曾用功学习纵横家的学说,却郁郁不得志,“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苏秦也曾试图以“义兵”统一天下的理论前去游说秦王而终不见用。后来,苏秦得到了周书《阴符》,如获至宝,于是发愤苦读,反复揣摩,终于获得了很大进步。传说他在读书时有“头悬梁锥刺股”的做法,可见其坚毅和决心非常人可比。如是凡一年,苏秦自以为可以“说当世之君”,于是再去尝试游说周显王。不料周显王的亲信从中捣乱,劝说周显王不要相信苏秦,苏秦再次以失败告终。
《史记》中的苏秦是一个身佩六国相印、周游列国的大纵横家,是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传奇人物,和另一个大纵横家张仪,正所谓一纵一横,相与显能。但最新出土的文物证实,这其中许多内容,诚如钱穆所云,“皆子虚,由后之好事者附会为之也”。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一批战国时的重要史料——“纵横家书”。其中有一些保存了苏秦真实言行的书信,澄清了关于苏秦及其相关历史的诸多根本性错误。根据这些出土资料,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苏秦本是燕国派出的间谍,一直在帮助燕昭王从事着颠覆齐国的活动。
一
苏秦再次踏上谋取功名的道路,就是从燕国开始的。战国时期,燕与齐是邻国,燕弱而齐强。长期以来,燕国深以齐国将战略矛头对准自己为忧。公元前314年,齐宣王乘燕国内乱大举发动进攻,燕军几乎覆灭。公元前311年,燕昭王即位。他处心积虑要报这深仇大恨,踌躇满志的苏秦恰在此时来到燕国。一个有国仇家恨,另一个有宏图大志,两人一拍即合。苏秦打动燕昭王的是他“谋齐”的策略,而燕昭王打动苏秦的则是他的知遇之恩。苏秦并且自愿冒险赴齐国活动,自此开始了他长达16年的间谍生涯。
这时候的齐国,由湣王执政,实力非常强大,并同赵国保持着密切的盟友关系。故此,燕昭王授予苏秦活动的战略方针就是“大者使齐毋谋燕,次可恶齐赵之交”,使得齐国不再将战略矛头指向燕国。所以,苏秦到达齐国之后的第一步棋便是破坏齐、赵之间的关系,第二步棋便是使齐国“西劳于宋,南疲于楚”,使齐国在攻打楚国的过程中逐步削弱自己,并在攻打宋国的过程中得罪其他几个对宋国虎视眈眈的大国,在四面树敌的同时,使得自己(齐国)陷入危难的败局。
苏秦于公元前300年奉燕昭王之命第一次来到齐国。据唐兰推测,这次苏秦可能是以人质身份去的。不过,这次的出行准备显然不是非常充分,苏秦此次赴齐似乎未能取得任何成果就回来了。既然是人质,他可能无法获得面对齐王的机会,所以没有办法逞口舌之能,也没机会把自己的行间谋略充分施展出来。这可能是苏秦此次行间失败的主要原因吧。
公元前296年,燕昭王由于报仇心切和错误估计形势,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对齐的战争,大败而归。苏秦非但未能及时劝阻,并且迫于两国交战的形势匆匆地返回燕国。苏秦回到燕国之后,一直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再次赶赴齐国从事间谍活动。没想到这一等就是8年。
齐国在齐湣王执政后,对外政策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一个重大的外交政策变动就是和赵国断交,并和韩、魏关系恶化。燕王觉得这正是挫败齐国的时机,便立即派苏秦第二次赶往齐国,再次进行间谍活动。这一年是公元前289年。燕王在经过公元前296年军事行动上的失败之后,总算能吸取教训,很好地听从苏秦等人的建议,在向齐国进行赔罪的同时,也同其维持着表面上的友好关系。所以,与苏秦上次前往齐国有所不同的是,他的这一次赴齐有着类似外交官一样的公开身份,而且有着联系两国邦交的具体任务。苏秦也因此获得了直接面对齐王的机会。以使者的身份,争取获得直接面对齐王的机会,这可能是苏秦经过上次潜伏行间未能取得任何成果之后所得到的经验。
二
面对齐王,苏秦终于可以尽情施展其出众口才。苏秦首先告诉齐王一个惊天谎言,他说,韩赵魏三国都希望同燕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齐国,而燕国拒绝了。本来列国之间就是互相利用尔虞我诈的,有这种事情发生也不足为奇。所以齐王听到这些,也就相信了,马上也对燕国派来的这位使者另眼相看。苏秦看到有机可乘,便立即不失时机地向齐王献上50辆战车,齐王收到礼物当然更高兴。高兴之余,齐王甚至就秦国邀其共同称帝的事,向苏秦征询意见。
当时列国争霸的形势是,齐、秦实力最强,一个在东,一个在西,属于一流的强国,而韩赵魏等其他国家则只能属于二流。所以,秦国的意思是让齐国称“东帝”,而自己则称“西帝”。这当然是秦国的一个策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