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瓜果实总糖含量QTL研究
西瓜果实总糖含量QTL研究 摘 要: 【目的】为了探讨西瓜果实中总糖含量的遗传规律并找到与总糖含量相关的QTL位点,【方法】以高糖品系花园母本为母本,低糖品系LSW-177’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构建含有180个单株的F2代群体,分别测量成熟西瓜果实中心和边缘部分果糖、蔗糖和葡萄糖含量,并将3者之和相加作为总糖含量进行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分析。【结果】 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共包含45个SSR标记,分属于13个连锁群,覆盖基因组长度为547.3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2.44 cM,检测到与中心和边缘总糖含量相关的QTL位点各一个,均为加性遗传效应,贡献率分别为6.56%、7.90%,分布在第3、12连锁群上,LOD值分别为3.1、3.29,找到与中心和边缘总糖含量紧密连锁的标记4个(MU8184-3、MCPI-12、TJ116、MU8558-3),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西瓜糖含量相关基因定位和克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论】 西瓜果实总糖含量为数量性状遗传,由多基因共同控制,中心部分总糖含量QTL位点表现为正向加性效应,边缘部分总糖含量QTL位点表现为负向加性效应。
关键词:西瓜; 总糖含量; SSR标记; QTL分析
中图分类号:S6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9980?穴2013?雪01-0075-06
西瓜(Citrullus lanatus)是世界上重要的水果之一,西瓜果实中含糖量是衡量西瓜品质成分的一项重要指标。西瓜果实中可溶性糖为果糖、蔗糖和葡萄糖[1],有研究表明果糖的甜度最高,蔗糖次之,葡萄糖最低[2-3]。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瓜类作物果实糖分含量从不同角度开展了研究。Harel-Beja等[4]利用甜瓜组合PI414723(subspecies agrestis)与Dulce(subspecies melon)构建了含有99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运用SSR、AFLP和SNP 3种分子标记,获得了一张含有12个连锁群,668个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图谱总长度为1 222 cM,平均距离为2.672 cM。对控制蔗糖含量的4个QTL和葡萄糖含量的1个QTL进行分析,连锁距离分别为11 cM和19 cM。徐锦华等[5]选用6份网纹甜瓜材料按Griffing方法2配制了15个杂交组合,对网纹甜瓜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量的遗传效应以加性效应为主。Burger等[6]利用高糖西瓜品种Noy Yizre el’ 与低糖西瓜品种Faqqous’作为亲本材料,分析其F2代和回交世代遗传效应,表明高糖含量由单隐性基因控制。郭少贵等[7]对西瓜不同环境条件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QTL进行分析,利用西瓜栽培品种97103和野生品种PI296341- FR为亲本构建了由117个稳定株系组成的F2S8代重组自交系永久群体,在新疆和北京2个地点的连续3 a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比较分析,在第1连锁群上找到了可能控制西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2个主效基因位点。然而有关西瓜总糖含量的遗传分析和相关分子标记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
我们利用高糖品系花园母本和低糖品系LSW-177’配制的F2代群体为试验材料,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分析与中心和边缘总糖含量相连锁的QTL位点,为进一步开展西瓜果实糖代谢相关基因定位和克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由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属南部农业研究中心[8]的提供的低糖西瓜品系LSW-177(来源于美国)为父本材料,以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西甜瓜分子育种研究室提供的高糖西瓜品系花园母本(来源于中国)为母本材料。配制杂交组合,获得F1代,F1代自交构建由180个单株组成的F2代群体。
1.2 试验时间与地点
2010年3月将两亲本种植于东北农业大学香坊实验实习基地24号温室内,杂交授粉获F1代种子,8月份收获并种植F1代种子,自交得到F2代种子。2011年5月将两亲本、F1代和F2代群体定植于东北农业大学香坊实验实习基地24号大棚内,进行自交授粉及常规田间管理,以主蔓第2雌花为结实花。自授粉后35 d为收获日期,采收两亲本和F1代各24株,F2代180株,分别测定果实中心与边缘部分果糖、蔗糖和葡萄糖含量。分子标记试验分别于2011年2月和9月在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西甜瓜分子育种研究室进行。
1.3 田间试验设计
分别种植两亲本和F1代各30株,每小区种植10株,行株距80 cm×50 cm,小区面积12 m2,3次重复;随机种植F2代群体180株,株行距80 cm×50 cm,小区面积72 m2,采用吊蔓栽培方式,并对试验材料进行双蔓整枝。
1.4 糖含量测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