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网架整体顶升法安装.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钢网架整体顶升法安装

钢网架整体顶升法安装 本章适用于大跨度网架的重型屋盖系统支点较少的点支承网架的整体顶升法安装。 一、材料要求 (一)网架安装前,根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对管、球加工的质量进行成品件验收,对超出允许偏差的零部件进行处理。 (二)网架结构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应检查其出厂合格证、扭矩系数或紧固轴力(预拉力)的检验报告是否齐全,并按规定作紧固轴力或扭矩系数复验。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分规格、数量配套供应到现场。 (三)网架结构安装前应对焊接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进行检查,各项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检查焊接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检验报告及中文标记等。对重要钢结构采用的焊接材料应进行抽样复验。 (四)主要施工材料是扣件式钢骨脚手架作拼装支架的材料选择。 1扣件的铸件材料应采用GB94400中所规定的力学性能不低于KTH330-08牌号的可锻铸铁或GB 11352中ZG230-450铸钢件制作。扣件和底座应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13-1995标准。 2钢管应采用GB669中的08F、08、10F、10、15F、15、20钢和GB700中Q195、Q215、Q235等级为A、B的钢(沸腾钢、镇静钢)制造。 常用钢管规格d) 48*3.5. (五)顶升支架或枕木的材料应符合有关标准。 (六)导向滑道一般用园钢、槽钢、角钢和缆风用的钢丝缆风应符合有关标准。 二、主要机具 见下表。 主要机具 续表 三、作业条件 1根据正式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已审批。 2对使用的各种测量仪器及钢尺进行计量检验复验。 3根据土建提供的纵横轴线和水准点进行验线有关技术问题处理完毕。 4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划分:材料堆放区、杆件制作区、拼装区、堆放区,构件按吊装顺序进场。 5场地要平整夯实,并设排水沟。 6在制作区、拼装区、安装区设置足够的电源。 7搭好操作平台,并检查牢固情况。 8将柱顶纵横轴线及标高测量好。 9检查成品件、零部件、几何尺寸、编号、数量(包括加工的附属部件)。 10做好有关测试及安全、消防准备工作。 11对参与网架安装人员如测工、电焊工、起重机司机、指挥 工等要持证上岗。 12网架结构在地面就位拼好,检查验收完毕,其他附属结构及设备安装完毕,并通过验收。 13用原有结构柱作为顶升支架,或另设专门顶升支架进行稳定性计算,如果不够进行加固或采取缆风措施,经检查合格。 14选好和做好枕木垛,支搭牢固,做为千斤顶支座,验收合格。 15根据顶升设备能力,将屋面结构及电气通风设备,在地面安装完毕验收合格。 16顶升行程路线,安装好导向措施,以防网架顶升过程中网架偏转。 四、操作工艺 (一)工艺流程: 1一般要求。 (1)顶升的同步控制及垂直上升。 网架整体顶升时必须严格保持同步,如各支点间产生升差会造成下列的影响。 ①造成杆件内力和柱顶压力的变化,其影响程度与网架结构形成、顶升支点的间距、升差的大小等有关。网架规程中规定千斤顶负荷折减系数取0.4~0.6.网架整体顶升时,各顶升点的允许差值为各顶升支柱间距的1/1000且不大于30mm。 ②造成网架的偏移。 A由于顶升时升差值的影响,会引起结构杆件和千斤顶受力不均而造成危害。控制提升高差更重要的是为了减少网架的偏移。 B影响网架偏移的主要因素是顶升时不同步造成的,其次是柱子的刚度。因此,在操作上应严格控制各顶升点的同步上升是积极的措施。即应以预防为主的观点,尽量减少这种偏移。 C设置导轨很为重要。导轨角钢与支座板间空隙为20mm,即顶升过程中不允许网架偏移20mm . D纠偏方法可以把千斤顶斜或人为造成反向升差,或将千斤顶平放,水平支顶网架支座。由于以上两点理由,网架顶升时应控制网架的同步上升,升差值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2)柱子稳定。 当利用结构柱作为顶升的支承结构时,应注意柱子在顶升过程中的稳定性。 ①应验算柱子在施工过程中承受风力及垂直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 ②并采取措施保证柱子在施工期间的稳定性。 ③及时连接上柱间支撑、钢格构柱的缀板:当为钢筋混凝土柱时,如沿柱高度有框架梁及连系梁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 ④网架顶升时遇到上述情况,均应停止顶升,待柱的连系结构施工完毕,并达到要求强度后再继续顶升。 2顶升过程。 从开始顶升到最后就位,可归纳为三种程序,即初始顶升程序、正常顶升程序和最终就位程序。其中反复循环最多的是正常顶升程序,另外两种都只有一个循环,每完成一个循环,屋盖就升高了800mm。 (1)正常顶升程序。上、下小梁互相垂直,并相差一个步距。十字梁底面与下小梁相互垂直,并相差一个步距。十字梁底面与下小梁顶面之净空800mm,比千斤顶与下横梁底板总高度780mm略有余量,保持这个余量,对保证顶升安全及顺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