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江-巴山深处红色记忆
通江:巴山深处红色记忆 通江为什么被称为“红城”?原因很简单,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此领导的一支军队创建了这片誉为第二大根据地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徐向前、陈昌浩等一大批为中国革命浴血奋斗的先驱者即是当时的重要领导人,而通江,即为川陕苏区的首府所在地。
在四川巴中市通江县,绵延的大山布局成了该县的基本地貌,作为当年中国工农红军川陕苏区的首府所在地,通江县在时代大潮中如何把握自己的历史与方向呢?
深秋时节,《小康》记者走进通江,探寻红色根据地的浴火重生之路。
红城往事记忆多
在巍巍秦巴山脉的崇山峻岭中,在川陕苏区的群山之巅,分布着数以千计的红军石刻标语。石刻标语是红军在川陕苏区这一历史时期运用的一种特殊宣传形式,是党的宣传工作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创举,它兴起于开创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发展于苏区恶劣的战争环境中,根植于苏区人民心中。这些石刻标语规模宏大,字迹隽秀,内容丰富,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它为宣传党的主张,传播革命真理,唤醒民众,瓦解震慑敌人,并为军事斗争、土地革命、政权建设、发展经济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思想武器,被称为“刻在石头上的革命”和“刻在大山上的丰碑”,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
通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光明说,2006年国务院将通江红军石刻标语群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当人们踏访通江这块红色的土地,赫然映入眼帘的一幅幅壮观醒目的红军石刻标语,它们与一座座保存完整的革命旧址遥相呼应。通江是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府,当年红军及川陕苏区人民以这里为依托,创造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铸就了红军的辉煌;谱写了英雄的史诗;留下了“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保存之完整”的革命史迹。
通江县文物管理所提供的消息称,1934年春,红军准备刻一条“国民党是帝国主义的走狗”的标语,当刻好“国民”二字时,中共川陕省委宣传部部长刘瑞龙到此巡视,觉得这条标语字数太多,笔画狭小,镌刻于悬崖,不够醒目,决定重新刻制“赤化全川”四个字,历时四个月刻成。该幅标语字符高5.85米,宽53米,单字宽5.2米,是川陕苏区最有影响的一幅红军标语,早在五十年代曾被搬上银幕。
川陕苏区第一幅红军石刻标语为“争取苏维埃中国”,1934年3月,红军反“六路围攻”期间,收紧阵地,为宣传发动群众,巩固发展根据地,红军28团选定佛耳岩,历时3月,刻成“平分土地”。在镌刻标语的过程中,红28团一位战士从20余米高的崖上掉下,献出了宝贵生命。该标语字幅面积396平方米,距离地面22米,每字高6.95米、宽6.35米、笔画宽0.89米、深1米,是全国最大的一幅红军标语,被誉为红军石刻标语王。
通江县文庙街有一处建筑群,造型凝重,气势宏伟,内中树木参天,花草葱郁。1932年冬至1935年春,红军总指挥部、总政治部设于此,徐向前、陈昌浩、曾中生、王树声等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战斗,创建了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为红军战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写下了光辉篇章。
1988年1月,国务院将此旧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总指挥部纪念馆副馆长薛元勋称,通江拥有200多处革命遗址遗迹,被誉为红军历史的“露天博物馆”;2.5万余红军将士长眠于全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赤化全川”等红军石刻标语4000多幅,“通江红军石刻标语群”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馆工作人员张誉小介绍称,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的陈列品,通过局部复原和辅助陈列,集中展现了红军“三总部”和苏区人民无私奉献的史实,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缔造、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和川陕苏区人民的丰功伟绩。1982年,徐向前元帅为此题词:学习革命先烈们的不怕艰苦困难献身革命的精神,为实现祖国的四个现代化而奋斗!1983年,李先念题词道:继承和发扬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光荣传统,为四化建设而奋斗!
历史的记忆
一段时期,川陕苏区是仅存的、唯一的一块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支撑点,这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在历次的反“围攻”中,最后的战斗,也是最残酷的战斗都是在通江进行。通江人民倾其所有支持红军,地方武装集体参军以及母送子、妻送夫、兄妹互送参加红军的动人场面比比皆是。当年,通江23万人,4.8万人参加红军,新中国成立后统计,幸存的仅4000余人。徐向前元帅说过:川陕革命根据地是枪杆子打出来的,红军在这里的两年四个月里,几乎每一天都在战斗。
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个大的区域。川陕苏区有地理上、战略上和社会条件上的许多优势。川陕苏区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方苏维埃革命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刚新新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课件.pptx VIP
- 幼儿园公开课课件:《水果喜乐会》-大班-科学-活动课件.pptx
- 山东oi第一轮noi07山东省选.pdf VIP
- 中职英语高教版(2023修订版)基础模块3三单元《Reading+and+Writing》课件.pptx VIP
- 《荷花淀》《小二黑结婚(节选)》课件30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 彭州市白鹿河通济镇段水毁堤防修复工程实施方案.pdf VIP
- 学堂在线 工程伦理2.0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JBT 12786-2016 升降工作平台 术语与分类.pdf VIP
- 学校营养餐配餐团队职责与分工.docx VIP
- 公路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 设计书.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