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碎片化时代网络媒体发展策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信息碎片化时代网络媒体发展策略

信息碎片化时代网络媒体发展策略   美国东部时间2013年4月15日,2013年度普利策新闻奖揭晓。引人注目的除了独揽四大奖项的《纽约时报》外,还有美国国内新闻报道奖(National Reporting)获得者——位于纽约布鲁克林的非盈利独立机构“气候内幕新闻”(Inside Climate News)网站。他们所报道的“加拿大沥青管道泄露事件”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关注,而普利策奖委员会认为他们 “严谨地报道了国家原油管道的制度缺陷,专注于沥青泄露造成的生态威胁”。这是网络媒体连续第四年问鼎普利策新闻奖。那么这家成立不久的小型新闻网站,在普利策奖国内新闻报道奖决赛中,击败《华盛顿邮报》和《波士顿环球报》两家传统大报,获得普利策评选委员会青睐的原因何在呢? 加强专题报道 自从2010年首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以来,新闻网站至今共有六次获奖经历。其中,三次获得国内新闻报道奖,两次获得社论·漫画奖,一次获得调查性报道奖。稍微考察一下这六次获奖新闻,我们不难看出,三次获得国内新闻报道奖的和一次获得调查性报道奖的,都可以算是网络专题报道。千龙研究院院长周科进指出,网络专题是网络媒体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通常围绕某一特定主题(如突发事件或宣传主题)设计固定的专题页面,进行图片与文字、即时新闻与相关资料——有时还会有音视频的集中报道。 此次国内新闻报道奖的获得者“气候内幕新闻”网站,是一家非盈利的新闻网站。网站规模并不大,只有7名全职记者和少数自由撰稿的内容贡献者,主要依靠投资和慈善捐助维持运作。网站记者华裔女孩宋来和她的同事们先后制作了《稀释油砂重油灾害:你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最大溢油事件》、《时间轴——稀释油砂重油灾害如何步步展开》、《埃克森美孚管道破裂携带稀释油砂重油》等系列报道。报道披露,2010年7月,超过100万加仑的石油泄漏到卡拉马祖河,引发了美国历史上最昂贵的清理费用,即便当地政府拿出8亿元处理此次事故,时隔两年,清理工作仍然没有完成,其根本原因是地下管道破裂并携带了最脏、最棘手的稀释沥青油砂重油。其中含有苯(一种已知的人类致癌元素)所渗透的梯形XL管道可能有一天会进入全国最大的饮用水含水层。“气候内幕新闻”网站以网络专题的形式,将这一灾难性事故的真相公之于众。 搭建开放平台 “气候内幕新闻”网站最典型的特征是其开放性。它采用了“知识共享”(Creative Commons,CC)协议,允许任何人对其文章进行非商业性使用。在这种精神和理念的指导下,即使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在调查性报道已成为一种奢侈品的现实下,“气候内幕新闻”网站依然强调、专注于服务公众利益的调查性报道,并向传统新闻机构免费提供独有的新闻信息,允许其免费出版和广播,力求使其报道为更多受众所接受。 与其他商业网站和新闻网站不同,进入“气候内幕新闻”网站,你不会看到任何商业广告,那里没有不断闪现的Flash 动画,没有抢人眼球的美女照片;它的首页简洁,栏目设置简单,几乎都关乎全球气候和自然环境。它的报道不会因为力求增加点击率而频繁分页,文章内容往往在同一页贯通到底。所以,有人评价它比传统媒体还传统,这也并不失实。在其最受关注的新闻一栏,我们可以看到《2013年:国家的干旱持续恶化》、《石油工业梯形报告》、《气候科学来到美国课堂》等科普知识类连续性报道。另外,网站的办公方式也很自由。“气候内幕新闻”网站总部设在纽约,但员工却分住在美国各地,甚至还有一名编辑住在以色列,大家在家中上班,通过远程通信进行沟通。获奖记者宋来与跟她合作的两名同事在这次获奖之前都没见过面。 利用海量数据 在此次报道中,“气候内幕新闻”网站新闻组成员花了7个月时间调查马歇尔的泄漏石油事件,甚至挖掘出了行业内专业人士所认为的有用信息。这些大量有用信息的提取得益于小组成员充分运用了互联网平台的海量数据信息。 关于稀释油砂重油的网络言论、图片和视频等网民自发上传的内容,以及来自于传感器的数据等,即所谓的“非结构化数据”,都可以为小组成员所用。 “气候内幕新闻”网站新闻组表示:“我们确实发现该信息来自政府记录和公开的行业研究,再加上几十位采访到的业内人士、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官员,以及几所大学的研究人员曾经使用过的石油工业数据。我们还采访了监督团体,包括管道安全信托公司、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和彭比纳研究所。而这些机构在其官方内部的数据平台给我们提供很好的信息源。”除了监测这些事件数据,“气候内幕新闻”网站更注意到这些数据背后的相关关系。所谓相关关系,就是通过识别有用的关联物来帮助我们分析一个现象,而不是通过单纯揭示其内部的运作。“气候内幕新闻”网站先后用具体的数据和实例阐述了“稀释油砂重油是什么、是什么让沥青不同于传统的石油、是什么样的化学物质被添加到稀释的沥青中”等科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