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高中美术教学_
解读美术新课程
白城市教育学院 张业伟
何谓高中美术新课程
?
高中美术新课程的特点
与九年义务教育美术课相区别
与专业院校的美术学习相区别
与考前美术培训班相区别
对高中美术新课程的基本理解
课程内容由“跑马看花到下马观花”,体现教学要求上向美术学科本体的延伸。
模块设置中“美术鉴赏不是唯一选项”,扩大了师生教和学的学科空间。
侧重教育取向的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性质并未改变,强调美术课程的人文性。
高中美术新课程的基本定位
不同于曾经开设的高中美术欣赏课。
也不同于追求术科考试的美术辅导班。
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满足高中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高中核心课程。
实施高中美术新课程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在课程开设问题解决之后,教师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课怎么上?!
“科学是强调分析和实证的,它的单词是数字,语法是逻辑,句子是量化,目标是本质。艺术的单词是形式,语法是感觉,句子是情绪,目标是虚无。”
——中央美术学院王华祥
艺术与科学的不同点
寻求美学理解
寻求知识答案
情感与直觉
定义与实证
强调个性
强调共性
视觉与听觉交流
逻辑语言文本交流
唤醒心灵
追求实效
打破传统价值和标准
传统价值和标准的确立
高中美术教学面临的学校教育环境
一位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来信
我实习的学校是县重点高中,所有科目的教学重点都是为高考而准备,美术科也不例外。普通美术选修课《美术鉴赏》只有在高中一年级开设,高二、高三则是面向高考的美术专业班,没有开设普通美术课程。所谓的美术专业班是,学校把高一、高二、高三各级准备高考报美术专业的学生集中起来,另外开设一个班,除修普通的文化科外,另外安排时间到画室上专业技法课。我任班主任的高二(12)班就是美术专业班,全班78人,里面有8个是准备报考音乐专业的。我除了当班主任还担任高一级多个班的《美术鉴赏》课教学。
大半个月的实习,我觉得高中美术教育存在着两个极端。(以我所在学校为例)其表现为对准备参加高考的美术考生相当重视,学生对技法训练也很用功,而对普通班的美术教学却相当淡薄,《美术鉴赏》课的开设有点缀之嫌。学生由于高考方向的不同,对《美术鉴赏》也是淡然处之。我试图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内在原因,因此我曾经问过学校美术科组的老师,得到的回答是:“高考是唯一的指挥棒,作为美术课任教师,不管你普通美术教得多好,假如没有人考上大学也是枉然;反之,不管你普通美术教得多差,只要美术专业班的学生高考升学率高就万事大吉,不但教师声誉好,学校领导、学生家长满意,还可以拿奖励。如此,教师何乐而不为呢?”我听罢无言以对。处在目前高考体制之下,或许就只有借助美术专业高考来巩固美术学科在中学的教学地位了。
高中美术的两种教学环境
应试教育借助科学之势大行其道美术学科借助艺术魅力大张旗鼓
美术学习以非考试科目身份保持对科学功利的疏离。
美术的个人性实践操作和审美性的形象色彩对学生具有吸引力。
感性的学习方式有效平衡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美术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艺术是生活的另一张面孔。
艺术与科学是完全不同的学习,美术教学要与科学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相区别,让学生在美术课堂里获得与其它学科完全不同的感受。
二、思考不同的美术教学方式
所谓方式是指说话做事的方法和形式,而方法则是解决具体问题的途径和程序。
方式包括方法,方式是方法的上位概念,方式相对比较稳定,方法却比较灵活。
美术作品欣赏教学方式讨论
美术作品鉴赏:维纳斯
上课实录:刚上课,我便展示了这件作品,见到的是学生冷漠的表情。往往都是这样的,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他们会表现得比较积极,如果是他们不喜欢的东西,他们希望我忽略,或者跳过去。学生的冷漠是我们常常遇见的,既然他们不配合,我也有自己的办法。我说:“按照学号组的方式来谈自己的第一印象吧?1号组的同学先来。”1号组的同学不情愿地按照顺序开始说话了。1号是一位男同学,他很干脆利落地说:“我觉得她很丑。”11号男同学若有所思地说:“她怎么会没有脸呢?是不好意思吧?长得丑当然害羞嘛。”21号女同学很直截了当地说:“她丑得厉害,怎么能叫维纳斯呢?”31号同学扭捏作态了半天,长长的头发遮着半边脸轻声说:“不好看。”我没有听清楚,请她周围的同学翻译,同学们说:“她说她不好看!”同学们哄堂大笑。41号男同学滑稽地在胸前比画着说:“她太没有形了!”51号同学也附和上面的同学。虽然大家没有说出有利于我上课的感受,但已经有人说话,大胆地谈感受,课堂气氛当然轻松了很多,有一些活跃的因素在教室里流淌。他们的目光停留在雕像的外形特征上,作为教师我应该让他们跳出来,先说出一种印象。我说:“她的造型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呢?请8号组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