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茶园的水肥管理.ppt

  1.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茶园的水肥管理_

第三节 茶园的土壤管理 一、耕作的效应 1、浅耕 目的 (1)改善土壤表层的物理结构,提高土壤通透性。 (2)提高土壤保水蓄水能力、减少土壤水份的损耗。 (3)清除杂草、减少土壤养分和水分的消耗。 二、耕作技术 时间和频度 时间:追肥前及生产季节 频度:茶园浅耕一般全年3至5次,耕深5至10厘米,耕幅视行距而定,以不伤根系为原则,并根据气候、土壤、地形杂草滋生情况而定。 露地蔬菜微喷灌 温室雾喷系统 苗圃微喷灌 3、涌泉灌(小管出流灌) 小管出流灌溉系统是它主要是针对微灌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灌水器易被堵塞的难题和我国农业生产管理水平不高的现实,打破微灌灌水器流道的截面通常尺寸(一般直径为0.5~1.2mm),而采用超大流道,以φ4PE塑料小管代替滴头,并辅以田间渗水沟,形成一套以小管出流灌溉为主体的符合实际要求的微灌系统。 小管出流是用直径4毫米的微管与毛管连接作为灌水器,以细流(射流)状局部湿润作物附近土壤,流量一般为80~250升/时。对高大果树通常围绕树干修一渗水小沟,以分散水流,均匀湿润果树周围土壤。 果树小管出流平面布置图 4、重力滴灌系统 重力滴灌系统是李岚清副总理1997年访问以色列同以达成的技术引进和开发由中国农业大学同以色列恩塔公司在中国共同开发、推广的一种新型节水灌溉技术 重力滴灌系统以它极低的工作压力、均匀的供水方、高效的水分利用、广泛的适用条件以及明显珠产出效率,已为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 果树重力滴灌系统 温室蔬菜重力滴灌 5、渗 灌 渗灌是一种地下微灌形式,在低压条件下,通过埋于作物根系活动层的灌水器(微孔渗灌管),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水量定时定量地向土壤中渗水供给作物。 渗灌与地下滴灌相似,只是用渗头代替滴头全部埋在地下 渗头的水不像滴头那样一滴一滴地流出,而是慢慢的渗流出来,这样渗头不容易被土粒和根系所堵塞 渗灌? 渗灌是微灌系统尾部灌水器为一根特制的毛管,埋入地表下30~40厘米,低压水通过渗水毛管管壁的毛细孔以渗流的形式湿润其周围土壤。由于它减小土壤表面蒸发,是用水量最省的一种微灌技术。渗灌毛管的流量2~3升/(时·米)。 一、茶树的矿质营养和吸肥特性 二、茶园施肥技术 三、有机茶园允许使用的肥料 四、有机肥的无害化处理 第二节 茶园施肥 一、茶树的矿质营养和吸肥特性 (1)多元性(40多种元素 ) (2)喜铵性(对氮素的需求十分迫切,既能吸收铵态氮(NH4-N),也能吸收硝态氮(NO3-N),还可利用一些简单的有机态氮(R+NH2)铵态氮特别偏爱) (3)聚铝性: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转化,尤其是铝对于促进茶氨酸转化成儿茶的代谢,改进红茶品质有良好的作用 (4)低氯性(南方较易发生) (5)嫌钙性 (6)阶段性:在它个体发育过程的各个不同阶段,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表现有明显的差异。 (7)季节性:在年生长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表现有强烈的季节性的特征 二、茶园施肥技术 在茶树高产优质栽培管理中,施肥是最有效果的措施之一。但由于各种肥料的性质和作用不同,施肥时期和方法也不尽相同。要根据茶园土壤性质,茶树吸肥特性,以及天气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1、茶园施肥种类 有机肥料:①饼肥(茶园较好的有机肥料之一)。 ?②厩肥 ③人粪尿④堆肥和沤肥??⑤海肥 无机肥料:①硫酸铵 ②氯化铵 ??③尿素 ④碳酸氢铵 ?⑤氨水 ⑥硝酸钠 ⑦硝酸铵 ⑧过磷酸钙 ⑨钙镁磷肥 ⑩磷矿粉 复合肥:含有两种以上主要营养元素的肥料,它具有有效成分高,肥效好,便于运输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生物肥料:是一种含有若干种高效、能固定大气中的氮和使土壤中磷素由不可利用态变为可利用态的微生物组成的活性肥料。 2、茶园合理施肥的原则 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配合使用 重施基肥,分期追肥 因茶树生育阶段、生产茶类需求,施用专用复合肥 以氮肥为主,氮、磷、钾三要素相配合,注意全肥 以根部施肥为主,配合叶面肥; 3、茶园施肥技术 (1) 、施肥量 (2)、配合比例 (3)、施用时期 (4)、施肥方法 (5)、施肥深度 (6)、茶园根外施肥 (1).施肥量 A、基肥用量:幼龄茶园每亩每年平均施堆、厩肥5O0-lOOO千克以上,或用饼肥50-100千克,过磷酸钙25-50千克,硫酸钾1O-20千克;采摘茶园每年平均施堆、厩肥1500-2500千克,或饼肥100-15O千克。 B、追肥用量:追肥以施速效性氮肥为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