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年大学食疗课_
中
医
养
生; 21世纪的医学,都在从“以治愈疾病为目的的高技术追求”转向了“预防疾病和损伤,维持和促进健康”的重大变革。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最高理念,“上工者治未病”,和21世纪医学界新的医学理论是完全一致的。因为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是建立在“身心统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统一的天人合一’的理论基础上的,并经过数千年、亿万人实践检验是正确的。;我们会吃吗?;孙思邈------
唐代养生家,被后世尊称为“药王”,享年101岁,对道、佛、医都有很深的研究。 ;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经络畅通;四气:寒、热、温、凉;温、热食物则适用于寒性体质和病证(阴胜或阳虚)。其主要作用是温里散寒,助阳益火、活血通络、行气解郁、芳香开窍等。
温性食物:高粱、糯米、韭菜、生姜、葱、香菜、油
菜子、韭子、大蒜、南瓜、木瓜、醋。
热性食物:芥子、鳟鱼、肉桂、辣椒、花椒、胡椒、
生姜、葱白、香菜、红茶、白酒等
平性食物介于寒凉和温热之间,适合于一般体质,或寒、热病证均可,多用作营养保健。;三、食物的“五味”学说;五味的药性;一、四季食疗养生;二、脏腑病与五味禁忌;体重指数 男 性 女 性
过轻 低于20; 低于19
适中 20-25; 19-24
过重 25-30; 24-29
肥胖 30-35; 29-34
非常肥胖 高于35 高于34
专家指出最理想的体重指数是22;1、《黄帝内经》:“?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2、能量的提供(最经济、最基本)
3、人体一些必需物质的重要来源;;;;
;上医治未病;自己一辈子就做两件事情:;吃对食物即可补充营养又可治病,
吃错食物不但吸收不了营养还可导致人生病。
比如:你是阴虚体质为热体,你还
吃羊肉、牛肉、辣椒越吃越上火;
你是阳虚体质为冷体,你还吃
苦瓜、绿豆越吃越糟糕,所以必须合理善食。;——食疗组;粥有十利
食疗粥文化
具体粥方
功效
制作方法
文献摘录;一、资色,吃粥有益于身体,能够让人的面容丰满有光泽。
二、增力,吃粥能够滋补羸弱的身体,增长气力。
三、益寿,吃粥能够补养人体的所需,增加寿命。
四、安乐,吃粥能够促朝进身体清净柔软,这是让人能够体会安乐的饮食。
五、辩说,吃粥有利于滋润喉吻,对人论法议经有帮助。
六、除风,吃粥能够调和身体,上下通利,并且消除风寒。
七、消宿食,吃粥能够温暖人的脾胃,帮助人消化掉胃中的积食。
八、辞清,吃粥的人,气息没有凝滞的现象,说话的声音清晰,昂扬。
九、除饥,吃粥能够充实人的口腹,让饥饿感马上消失。
十、消渴,吃粥能够让人喉吻沾润,让干渴的感觉得以消除。;感冒了;功效;制作方法;文献摘录;长痘痘;原料
绿豆 50g
粳米 50g
白糖 适量
制法
1.将绿豆用温水浸泡过夜。次日,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置炉子上用武火烧沸,再改用文火慢慢熬煮。
2.熬煮至绿豆破裂时,将粳米洗净,放入锅内,继续熬煮,直至煮烂。
3.粥成后,加入白糖,调匀后即可食用。
食法
每日2次,每次一碗。作早餐及当午后点心吃。夏季可当冷饮频食之。;明·《本草纲目》:“绿豆粥解热毒,止烦渴。”
清·《随息居饮食谱》:“绿豆甘凉,煮食消胆养胃,解暑止渴,润皮肤,消水肿,利小便,止泻痢。”
清·《调疾饮食辩》:“绿豆粥主解热毒,止烦渴。凡病稍近热者,无不宜之。平人暑月常食此粥,亦极佳。”;感冒发热,肌肉酸痛;葱白能发汗解表,通阳解毒。淡豆豉能解表清热,透疹解毒,健胃助消化。两者与粳米入粥,其发汗解肌,健胃消食,解毒的作用更强,所以,对于伤风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咽喉肿痛,以及二便不利,腹痛痢疾等症患者,是理想的食疗粥品。;原料
葱白 50g
粳米 50g
淡豆豉 20g
味精、精盐、香油、胡椒粉、姜末 适量
制法
1.葱白切碎末,粳米用水淘洗干净。淡豆豉放入锅中,加15倍量水煎煮20min,倒出药液,再加同量水煎煮20min,倒出药液。合并两次药液,并用纱布过滤。
2.粳米放入锅中,加淡豆豉药液及适量清水,置炉子上用武火烧沸,再改用文火慢慢熬煮。
3.熬煮至粥稠时,加入葱白末,再煮片刻,调入味精、精盐、胡椒粉、姜末各适量。食用时加香油适量。
食法
每日1~2次,每次一碗,趁热食用,病愈后即停食。;宋·《太平圣惠方》:“葱豉粥方,治骨蒸劳热,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