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_.ppt

  1.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_

在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时,不仅仅要知道表达技巧“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知道“为什么”(这种表达技巧本身的表达效果)和“怎么样”(这种表达技巧对表达诗歌思想感情的作用)。 [例4] (2011·安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琅玡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玡溪在滁州琅玡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4分) [思路要清晰] 1.审题关键点:虚实结合 三、四句 赏析 2.解题思路:首先要了解诗歌中虚实结合手法的知识。实, 就是指客观存在的情景,就是在诗歌中能让读者看得见、摸得着的景物;虚,是指虚幻的情景,是在诗歌表达中不能直接看到、摸到的情景,主要体现的方式有梦境、回忆、联想未来等。虚实结合可拓展诗歌的表达空间。然后从诗歌三、四两句中分析哪是实,哪是虚,最后点明虚实手法的表达效果。 [答题要规范] 实写山花随流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失误要防范] 评分标准:指出实写1分,虚写1分,表达效果分析2分。 送检 样卷 本诗虚写溪源的远近,实写眼前山花随水漂流的景象,虚实结合,表现了春天的美景  得分:2分 专家 评卷 失误类型:没有分析虚实结合的表达作用 失分探因:表达技巧是为内容服务的,因此,在分析诗词的表达技巧时,必须陈述该表达技巧的表达效果以及对诗词思想感情或主旨的作用。如果缺少这一环节,就会失分 [例5] (2010·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注]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鉴赏诗歌语言时,特别注意以下词语: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 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例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撼”具有夸张色彩。 例4:“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王勃《郊兴》)看这句诗,“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叶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出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 的重点对象。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可见人心孤寂。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曰细,脉脉绵绵,写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 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其一》)“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2)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李煜《浪淘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一剪梅》)“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三)赏析诗句要关注遣词造句 古人总是在打造亮词丽句方面颇费工夫,所以留给我们许多经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