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轨道交通车辆段±0.00以下填筑工程设计比选探究
轨道交通车辆段±0.00以下填筑工程设计比选探究
摘要:东莞市轨道交通R2线车辆段作为控制性工程之一,其竣工时间直接影响接车调试及如期开通运营。为确保车辆段如期接车及R2线按期开通运营,同时减少峡口闸对通航吹砂能力的影响,在多次设计论证、技术比选及综合经济考量的基础上,确定了车辆段±0.00以下工程4米标高以上及3米标高以下填筑区域的部分填料、填料运输方式等填筑设计方案。该设计比选研究成果对于同类场评填筑工程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及参考价值。
关键词:轨道交通;车辆段;填筑;设计比选
中图分类号:P135 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概况
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东城车辆段地处寒溪河东北侧,现状为鱼塘,总处理面积为40.7万m2。车辆段±0.00以下填筑工程设计填筑方量297万m3。
该工程策划工期为28个月,计划开工时间为2010年9月,竣工日期为2013年1月。
2 车辆段4米标高以上原设计填筑方案
原设计4米标高以上填料为中细砂,填筑量约为214.6万m3。砂料从砂源点通过运砂船,由东江过峡口闸进入寒溪河,运至车辆段场地附近吹砂池,从吹砂池向车辆段场区吹填中细砂。原设计按1.2kPa/d堆载速率填筑,每天砂料吹填量约为2.15万m3。
3车辆段4米标高以上设计填筑方案调整原因
由于车辆段设计、施工边界条件发生变化,严重影响原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主要原因如下:
1.车辆段东城片区交地滞后11个月。
2.峡口闸改建期间影响砂料运输。按照原设计方案,峡口闸为填料运输的必经之路。从2010年年底到2012年年底,峡口闸进行改建,改建期间影响正常通航能力,全天最多只能通过40艘容量200 m3运砂船,能提供给车辆段运砂的船只最多只有20艘,每天供砂量4000 m3左右,仅为计划的18.6%。
4 设计方案比选
为保证车辆段2014年8月31日前具备接车条件,该工程一期填筑区需于2012年10月30日前完成,车辆段±0.00以上工程于2012年10月进场施工。在车辆段大部分工程用地交地严重滞后的情况下,该工程原设计在寒溪河岸边吹砂填筑的方案远不能满足计划工期的要求,需要对4米标高以上填筑区域及3米标高以下填筑区域的部分填料、填料运输方式等进行调整,为此进行了三个设计方案比选研究。
4.1 方案一:(吹填砂+车填土)分区填筑实施方案
(1)4米标高以上填筑区域
126万m3中细砂调整为车填土,44万m3中细砂调整为东江船上远距离吹填,其余45万m3中细砂仍在寒溪河岸边吹填。
(2)3米标高以下填筑区域
19万m3中细砂调整为东江船上远距离吹填,其余27万m3中细砂仍在寒溪河岸边吹填。
(3)方案可行前提:需要有充足且满足填筑要求的土源。
4.2方案二:(吹填砂+车填砂+车填土)分区填筑实施方案
(1)4米标高以上填筑区域
62万m3中细砂调整为车填土,44万m3中细砂调整为东江船上远距离吹填,71万m3中细砂调整为车载,其余38万m3中细砂仍在寒溪河岸边吹填。
(2)3米标高以下填筑区域
19万m3中细砂调整为东江船上远距离吹填,其余27万m3中细砂仍在寒溪河岸边吹填。
(3)方案可行前提:车载中细砂需中转码头,需协调新建临时码头专供车辆段使用(因现东江码头已被拍卖)。
4.3方案三:寒溪河吹填砂+东江河内吹砂分区填筑实施方案
(1)4米标高以上填筑区域
179万m3中细砂调整为东江河内远距离吹填,其余36万m3中细砂仍在寒溪河岸边吹填。
(2)3米标高以下填筑区域
19万m3中细砂调整为东江船上远距离吹填,其余27万m3中细砂仍在寒溪河岸边吹填。
(3)方案可行前提:需水务部门准许在东江河内吹砂。
4.4 工期调整情况
上述三个方案一期填筑区开工时间为2011年11月,交工时间为2012年10月,总工期为12个月,均使车辆段±0.00以下工程一期填筑区工期较原设计缩短8个月。调整后,车辆段±0.00以下工程在2012年10月为±0.00以上工程提供进场施工的条件,车辆段在2014年8月底具备停车场条件。
5方案确定
从技术、经济、质量、工期、施工组织和实施条件等方面综合比较,经多次调查论证,确定采用方案一,即(吹填砂+车填土)分区填筑实施方案。
6技术要求
6.1 填土与填砂交界面技术要求
(1)填砂区后续填筑若全部采用机械式填筑,土砂交界面需单独处理。场地内先堆填区域可采用放坡反压保证填筑边坡稳定。
(2)填砂区后续填砂仍存在吹填方式,土砂交界面需单独处理。场地内先堆填区域可采用放坡方式或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课外舞蹈兴趣小组活动中教学.doc
- 课件脚本设计中需注意相关问题.doc
- 调度运行安全中危险点研究和预控.doc
- 调试安质环工作对标要素和流程设计.doc
- 调控一体化系统在电网中应用探究.doc
- 谈与谐教育中学生个性化理念.doc
- 谈T梁提升喂梁架设施工应用.doc
- 谈体育教师应变能力应用.doc
- 读阿玛蒂亚-森《贫困和饥荒》.doc
- 谈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培养.doc
- 上海石化2024年度环境、社会和治理报告(ESG).docx
- 低代码引擎技术白皮书-220页.docx
- 医疗健康与生命科学-2025年市场展望与薪酬报告.docx
- 金斯瑞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docx
- 2025全球大型企业CEO洞察力研究报告 PROACTIVELY EMBRACING CHANGE Global CEOs feel ready for the unexpected in a volatile world.docx
- 2024年度债务重组市场观察报告:规则完善篇.docx
- 湖北电力交易中心:2025年度湖北电力市场化交易百问百答.docx
- 宏观观察2025年第16期(总第588期):我国出口竞争力(上):整体变化与商品结构特征 -中国银行.docx
- 中车时代电气2024年社会责任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docx
-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云厂商仍保持算力高需求-算力租赁需求有望边际向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