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学界旗帜丁福保先生三件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钱币学界旗帜丁福保先生三件事

钱币学界旗帜丁福保先生三件事   丁福保先生生于1874年。他喜欢文学,爱好禅理,编辑出版过《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说文解字诂林》和《佛学大辞典》。同时他又好集古钱和历代钱币谱录,编纂出版了古泉丛书,创办了泉币学社和《泉币》杂志,并大力宣传和弘扬钱币学,成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钱币学界的领军者,是当时钱币学界的旗帜。 一门学问,一个学科,一项事业,在某个时期有长足的进步,当然是诸多因素共同协力而成。然而,它和掌门人,和领军者,有着更为直接,更为密切的关系。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钱币事业形成一个高潮,丁福保先生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无可争议。 编纂丛书 丁福保先生为弘扬钱币学所做的第一件实事,是着手编纂出版古泉丛书。1934~1940年,这套丛书共编印出版15种。其中,由丁先生亲自著作的《古钱杂记》和《古钱有裨实用谭》,充分体现了丁先生的思想和对古钱的理解。他从收集古钱的经历见闻,谈到古钱的实用价值,他强调说:通过古钱的考证,可以了解历代币制的得失,考订历代的权制和衡制,可以增补读书的兴趣,补订史书记载的或缺和错误,还可以订证古文奇字。考证古钱,引经据典,可以鉴别讹误,印证见闻。丁先生登高望远,对于古钱收集和研究的全新理念,引领着钱币界,大大提高了当时泉界学者的思想境界和学术意识,也为后来钱币学在学术领域中取得的地位,立下了开山之功。 丛书中,《古钱大辞典》、《历代古钱图说》等书流传最广,对于古钱的收集和鉴定,最具实用价值,即使是六七十年以后的今天,仍然是钱币收集者、爱好者、研究者案头必备的读物,可见其对后世影响的深远。 筹建学社 丁福保先生做的第二件实事,是着手筹建钱币学社。1936年2月,丁福保和叶恭绰、张乃骥联手,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古泉学会,由丁先生出任会长,同年6月,创办会刊《古泉学》杂志,至1937年6月,共出版5期,后因抗日战争爆发而中断。3年之后,丁先生又和罗伯昭等人共同发起,于1940年5月,在上海重新成立中国泉币学社,由丁先生出任社长,并于同年7月创办会刊《泉币》杂志,一直坚持到1945年9月抗战胜利,共出版32期。 三四十年代,丁福保先生创办的钱币学社团,有几点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是由丁先生主持先后成立的中国古泉学会、中国泉币学社,都是冠以“中国”字头的,表明它不是上海一地的地方性社会团体,而是全国性的社会团体,学会的会员,学社的社友,均不受地方约束,来自全国各地。中国泉币学社成立以后,更是积极筹建地方性的分支机构,在王荫嘉先生的主持下,苏州成立了苏州分社;由戴葆庭先生出面,筹建北京分社;同时,还与天津、江门、青岛等地泉友联络,讨论成立分会事宜。此中自然都包含着丁福保先生的良苦用心。事实上,当时的上海,已经成为中国钱币学研究的中心,中国钱币界活动的中心。二是1936年成立的古泉学会,1940年成立的泉币学社,都有明确的宗旨。古泉学会的宗旨为:“阐明古泉学识、研究古泉制作、鉴定真赝、辨别时代、启人好尚之心。”而泉币学社的宗旨却改写为,“研究古今泉币、沟通中外学界、交流知识、联络同志”。可见名称的改变,不只是简单地避免重复,而是理念的更新和升华,认识的拓宽和提高。几年之距,丁先生对于“泉币”理解的更新实际上为后来确立的“钱币学”,凿开了先河。三是先后成立的“学会”和“学社”,都是用的“学”字,而不是“协”字,这说明它的性质,是学术性的社会团体,不是相互协作的联合体。四是开展学术研讨。1940年成立中国泉币学社时,定为每周六召开泉友谈话例会。会上每次都是认真的、务实的钱币学的学术交流,开导了健康良好的治学风气。后来的实践证明,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对于钱币学的研究成果,多数出自或者说得益于例会的座谈讨论。五是编辑出版会刊。1936年创办的会刊《古泉学》是季刊,1940年创办的《泉币》是双月刊。后者比之前者,不仅是出版周期缩短,涵盖面扩大,内容增加,更重要的是及时反映了新的学术成果。戴葆庭先生在1963年69岁时,曾把《泉币》和《古泉学》全套合订装帧成上下两册,并在首页封面上加注曰:“泉币共计卅二期全,分装上、下两集”,“古钱(泉)学共计五期全,附装于下集。”“《泉币》出版较晚,论述多精辟,古钱大辞典及图说(即指《历代古钱图说》)等书不及采入。”“《古钱(泉)学》出版较早,内容已多纳于大辞典及图说中。”他这里所指的精辟论述,多数来自学社例会的座谈讨论,事实上,它们代表了那个时代中国钱币的研究水平。 组办寿泉会 丁福宝先生做的第三件实事,是组办寿泉会,并有《寿泉集拓》初集十册相继问世。 寿泉会由丁福保、张伯、张晏孙、郑家相、陶庭耀、王荫嘉、陈亮声、戴葆庭、蔡季襄、罗伯昭十人组成,并以各人的生辰先后排定,每逢生日,凡寿泉会成员都要聚会庆贺。届时每人都要提供各自所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