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封头和筒体组对B类焊接接头超声波检测
封头和筒体组对B类焊接接头超声波检测
摘要: 分析特种设备制造行业无损检测现状,存在的问题;制作典型人工焊接缺陷,包括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及条状夹渣等缺陷。对试件进行100%射线检测,确定缺陷性质、大小和位置;用K2.0超声波探头在筒体侧进行检测;用不同K值的探头(K1.5、K2.0和K2.5)在封头侧分别进行检测。对两种缺陷评定方式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确定超声波探伤应采取的方案。
Abstract: The status and problems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speci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ypical artificial welding defects including cracks, incomplete fusion, incomplete penetration and stripe slag inclusion are made. 100% radiographic testing is done to the specimen to determine the nature, size and position of the defect. The K2.0 ultrasonic probe is used to test the cylinder side; different K value probes (K1.5、K2.0 and K2.5)are used to test the head side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two kinds of defect assessment methods a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solution that should be taken in ultrasonic flaw detection.
关键词: 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
Key words: crack;incomplete fusion;incomplete penetration;ray testing;ultrasonic testing
中图分类号:TG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038-03
1 目前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根据《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监察规程》第86条“压力容器壁厚小于等于38mm时,其对接接头应采用射线检测;……”的规定[1],无损检测对A、B类焊接接头均采用X射线检测。其成本较高,效率低,现场检测条件要求严格,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有些危害性缺陷不易检出(如坡口边沿未熔合、未焊透等)。
根据新规程《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4.5.3.1条规定“压力容器的对接接头应当采用射线检测或者超声检测,超声检测包括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TOFD)、可记录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和不可记录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当采用不可记录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时,应当采用射线检测或者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作为附加局部检测”[2]。如采用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TOFD)国内刚刚开始,设备和技术人员没有普及,许多场合不具备检测条件(比如封头与筒体组对的B类对接接头)。虽然超声波检测在国内有几十年的历史,技术比较成熟,专业无损检测技术人员较普及,但是超声波无损检测封头与筒体组对的B类对接接头,封头侧的探头移动区不满足JB/T4730.3-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1.4.1条大于等于“2.5KT”的规定,加上X射线检测习惯因素和监管部门没有标准可依,基本上没有采用超声波检测[3]。
在监督检验工作中,经常发现由于无损检测人员水平所限和X射线检测灵敏度的影响,有许多危害性焊接缺陷没有检出。如:自动焊纵焊缝端部裂纹(校圆所致)、气体保护焊和手工电弧焊的坡口未熔合(大部分评为表面缺陷)等。有些为错判,如:X射线探伤检测判为裂纹,其实为静电感光。
2 制作典型人工焊接缺陷
采用?准1000×10的筒体与封头进行组对。用各种不同的焊接方法进行组对焊接,制作人工典型焊接缺陷。
2.1 裂纹的制作 取300mm的焊接部位,两侧各100mm采用正常的焊条电弧双面焊。中间100 mm不焊接,开单面“V”坡口, 直边高度2mm, 坡口间隙5~6mm。采用氩弧焊打底焊接第一遍,用气焊加热、焊接后喷水冷却的方法,依靠热胀冷缩的内应力使其产生裂纹。用此方法连续进行三次,使裂纹扩展。正面进行焊条电弧焊,背面清根打磨氩弧焊封底[4]。
2.2 封头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