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博物馆藏《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docVIP

广东省博物馆藏《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博物馆藏《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

广东省博物馆藏《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属唐五代别集类,是一部唐韩愈撰的作品总集,唐李汉编,宋洪兴祖撰年谱辩证,宋樊汝霖著公志及年谱注,宋孙汝听全解,宋韩醇全解,宋祝充全解,宋朱熹考异,宋王伯大音释,宋景文公撰“传”一卷。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著作责任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河南河阳人,贞元进士,官至吏部侍郎。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骈偶之风,提倡散体。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著作自唐季以来历代儒人文士莫不宗之,以为文章之模范,争相拜读,故需求量甚大,以致著作版本非常丰富,后人注释不断。 李汉,字南纪,宗室淮阳王道明之后,元和七年登进士第,官至吏部侍郎。韩愈子婿,少师愈为文,长于古学,刚讦亦类愈。韩愈去世后,他为韩愈收拾遗文,编撰成书。(《旧唐书》) 洪兴祖(1090-1155),文学家。“兴祖字庆善。陆游《渭南集》有兴祖手帖跋,称为洪成季庆善,未之详也。丹阳人。政和中登上合第。南渡后召试,授秘书省正字。历官提点江东刑狱,知真州、饶州。后忤秦桧,编管昭州,卒。事迹具《宋史,儒林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樊汝霖,东蜀人,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韩文公志》五卷,金堂樊汝霖泽之撰。汝霖尝为《韩集谱注》四十五卷,又集其碑志、祭文、序谱之属为一编,此是也。《谱注》未之见。汝霖,宣和六年进士,仕至泸帅以卒,玉山汪端明志其墓。” 孙汝听,眉山人,宋高宗绍兴问进士,累官至右奉议郎。撰有《三苏年表》三卷(《直斋书录解题》),还对韩愈文集进行全解,对柳宗元文集进行注释兼音辨。 韩醇,字仲韶,临邛人,韩愈之裔,生活在南宋淳熙年间。“仲韶先注释《韩集》,学者争传其书,而斯文加密,非仲韶发之,孰窥其秘云云。是醇注愈集既就,已先版行,后又注宗元集付刊,悉仿愈集之式,以二书合而并传,故宗元集后有记,而愈集后无记。”(清于敏中、彭元瑞等《天禄琳琅书目》) 祝充,字季宾,一作廷宾,衢州江山县人。绍兴年间以右从政郎充潭州宁乡县丞,进献所著《韩文音义》于朝廷,毛宏为之序。绍兴末,张构刻行其书,并作《后叙》。(刘真伦《韩愈集宋元传本研究》)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人,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曾任秘阁修撰等职。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曾广注典籍。朱熹因为在阅读韩愈文集“近世号为佳本”的方崧卿本时有所感:第一,“恨其不尽载诸本同异,而多折衷于三本也”;第二,“韩文印本初未必误,多为校雠者妄改”;第三,因观方崧卿自言“三十年间闻人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朱熹认为方崧卿本“则固未尝必以旧本为是,而悉从之也”;第四,“秘阁官书则亦民间所献、掌故令史所抄而一时馆职所校,其所传者,岂真作者之手稿”;第五,“韩子之为文,虽以力去陈言为务,而又必以文从字顺、各识其职为贵”,所以朱熹“姑考诸本之同异而兼存之,以待览者之自择”(《晦庵先生朱文公序》),著《考异》十卷,在《正集》之外自为一书。 王伯大,字幼学,号留耕,福州人。嘉定七年进士。理宗朝官至端明殿学士,拜参知政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朱熹的“《朱文公校定昌黎集》附以《考异》”刊出后,因为文集内容已有所变更,然其“音辩则旧所刊也,初读者未免求之音辩,质诸校本,既字不尽同,且音讹事多缺”,会给观者带来不便,所以王伯大就“悉从校本更定音训”(《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王伯大序),“附所尝记录于逐卷之左”,以给观者提供方便。 广东省博物馆藏本《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 广东省博物馆珍藏有一套《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共20册。存目录一卷,文集四十卷,外集十卷,传一卷,遗文一卷(以下简称广东省博物馆藏本)。 该书黄色封皮,封面题签书“韩昌黎集”,线装。开本高25.6厘米,宽15.5厘米(图一)。翻开书页,可见其为金镶玉装,纸墨清朗,字体秀劲,可称精椠佳刻。开卷首页有“晦庵先生朱文公韩文考异序”;朱文公序后有“宝庆三年季夏既望承议郎特添羌通判南剑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王伯大谨书”序一篇;王伯大序后有“昌黎先生集诸家姓氏”表;表后有“门人李汉编”的“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序”;李汉序后有书林王宗玉刻书牌记;牌记后有“汪季路书”一篇;之后是“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凡例”;再之后是“李汉编集”的“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目录”。 卷端第一行刻“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卷之一”,第二行刻“晦庵朱先生考异”和“留阱王先生音释”(图二);文集自卷二起,每卷首行标题下小字双行刻“考异音释附”5字(卷27例外)。 版框高19.7厘米,宽12.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