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控罗非鱼链球菌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防控罗非鱼链球菌病

如何防控罗非鱼链球菌病   长期以来,广大养殖户普遍认为罗非鱼是病害少、食性杂、生长快的一种粗生粗养的淡水鱼类,一般很少发病,大规模死鱼现象更是少见。如果出现感染发病的情况,也不外乎是肠炎病、水霉病、车轮虫病这三种常见病,施用常规药物,调节好水质便可治愈。近年来,随着罗非鱼产业的快速发展,养殖面积的迅速扩大,劣质种苗充斥市场,养殖户未能与产业发展同步采取健康养殖措施,从2008年开始,南方各省罗非鱼链球菌病流行并导致大量死鱼,该病治愈难度很大,困扰着广大养殖户。从2010年起,我们课题组便对罗非鱼链球菌病进行全面调查与分析研究,探索出了切合南方地区实际的疾病预防和控制方法。 一、罗非鱼链球菌病临床症状与流行情况 1. 临床症状 ①鱼塘中病鱼状况。在发病鱼塘,可以清楚地看到病情相对较轻的罗非鱼在池塘边缘慢游,逐渐失去平衡,有的在水中翻滚,有的侧身做圆圈运动;病情严重的或濒死的罗非鱼在水面打转挣扎,或间隙性窜游,有的鱼头潜入水中,鱼尾以鱼头为定点团转式摆动,挣扎不久便死亡。 ②病鱼体表症状。病鱼明显消瘦,体色基本正常或发黑,腹部有点状或斑块状出血,眼球明显突出眶外且充血,严重的角膜混浊发白,甚至眼球脱落,病情轻的鳃丝颜色鲜红无异常,严重的下腭和两鳃盖下缘有弥漫性出血。 ③解剖病变。病鱼体内充血,肝胆肿大,肝脏还可见血色,胆囊变大变薄,其内仍有胆汁;重症者可见肝脏变白坏死,胆囊内无胆汁,轻碰即溢水。 2. 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流行情况 ①流行季节。每年的高温季节7~10月,当池塘水温28~37℃时,高密度罗非鱼养殖池塘就会暴发链球菌病,发病轻的池塘死鱼率20%~30%,严重的达到100%。 ②危害情况。体表有损伤或环境应激过大的罗非鱼易感染链球菌病,2010年以前规格150~350克/尾的罗非鱼发病较多,2011年以后,无论是罗非鱼苗种抑或是即将上市的商品鱼都有可能感染发病,危害极大,有的地区池塘发病率高达65%,发病率低的地区也在35%左右。 ③发病池塘情况。从南方各省罗非鱼产业基地发病情况来看,水源条件较差、换水相对较难、采用立体养殖模式和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动物粪便的池塘链球菌病多发。 二、罗非鱼链球菌病的诊断与主要成因分析 1. 罗非鱼链球菌病的诊断 ①现场诊断。观察池塘病鱼的活动情况、体表症状,再取5~10尾病鱼进行解剖,观察其内脏器官病理变化。 ②实验室病原检测。采集病鱼的组织(鳃、肝脏、脾脏、肾脏、性腺、眼球等器官组织)或鳃盖内侧膜内积液,于干净的载玻片涂片,风干后,进行革兰氏染色,于油镜下检查,可发现革兰氏阳性的链状球菌,较多的为成对球菌,病情严重时可见典型链状细菌,根据病鱼体表症状基本可以确诊。 2. 罗非鱼链球菌病主要成因分析 ①养殖密度过大,水质自净能力低。由于罗非鱼价格不高,利润空间不大,养殖生产者为追求高利润而进行高密度养殖,有的养殖户亩放养量3000~4000尾,实现亩产量3~3.5吨,造成罗非鱼生存空间小,养殖排泄物污染过大,水体自净能力低,生物生态平衡失调,病菌繁殖快,病害随机而来。 ②养殖模式不合理,便于病菌传播。据观察,发病池塘多采取立体养殖,且无充足水源。有的养殖户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采取鱼-猪-禽立体养殖模式,动物粪便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池塘,导致池塘环境条件更差,甚至链球菌通过猪粪直接进入池塘,在高温季节条件下大量繁殖,进而感染鱼类,诱发病害。 ③品种种质退化,良种选育滞后。近年来,南方各省部分养殖户选购罗非鱼苗种时片面追求生长速度快和雄性率高性状,而忽视抗逆性,遂大量购进吉富品系罗非鱼苗种,早期养殖效益还算可观,但养殖几年后疫病暴发,养殖户无法应对,甚至束手无策,经济损失惨重。笔者认为,吉富品系罗非鱼苗种发病率较高可能与苗种选育过程中的近亲交配,选育工作要求不严格有关,造成品种种质退化,良种抗逆性降低。 ④养殖户防疫意识差,导致环境恶化。在罗非鱼养殖生产过程中,一些养殖户贪图便宜购买质量不过关的种苗,导致链球菌病的发生。特别是在链球菌感染罗非鱼大量死亡时,死鱼未经任何处理就到处丢弃,导致环境恶化,链球菌病蔓延。 ⑤环境温度升高,诱发疾病发生。环境温度升高,罗非鱼链球菌病就会接踵而来,而在低温季节很少感染,这说明该病的发生与温度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池塘水体内一年四季都可能有链球菌存在,但只有当水温达到链球菌繁殖需要后才大量繁殖,达到一定数量后才感染鱼类,进而导致链球菌病暴发。 三、罗非鱼链球菌病防控措施 罗非鱼链球菌是鱼类的三类疫病,目前在池塘复杂环境下要彻底根治还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必须坚持“防重于治”方针,有效控制链球菌病的暴发,确保稳产高产。 1. 降低养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