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3-明星综艺时代逆袭.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明星综艺时代逆袭

2013:明星综艺时代逆袭   当2012年《中国好声音》第一季树立的“大片”标杆还在电视综艺界持续发酵的时候,普通观众相信草根选秀节目将依然是2013年各大卫视荧屏主旋律的时候,一场明星综艺时代的逆袭战正在拉开帷幕,从湖南卫视率先推出的“全明星版”《我是歌手》到浙江卫视、江苏卫视迅速推出的明星体育竞技版《中国星跳跃》和《星跳水立方》,再到安徽卫视今夏主打的《我为歌狂》。各大卫视重金集结“明星”狂轰滥炸荧屏,普通观众直呼“亮瞎”双眼的同时,热议着胡海泉、田震、杨钰莹原来也可以做主持人,章子怡、黄晓明也可以是评委。那么,这场明星综艺的逆袭战与以往明星大行其道的综艺时代相比,它又有哪些新特点? 明星综艺“规则”的转变 细心的观众发现,如今的明星已没有多年前的待遇,他们不再是普通观众心中仰视的“偶像”,而是要变成草根一样去竞赛。简言之就是明星变成了普通人,在明星之间来一场公平的比赛,看看谁更强!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其节目原形来自于韩国MBC的热播综艺节目 《I am a singer》;这是一场专业歌手之间的比赛,每期有七位国内顶尖明星歌手参与竞唱,最后由现场的500位观众投票决定每位歌手的排位,综合两场排位最低的歌手将被淘汰。这类节目颠覆了观众一直以来看草根选秀的口味,让星光熠熠的明星们来一场像草根们一样的竞赛,把明星从高高在上的位置拉下来,交给普通观众来品评。这样的节目让看腻了草根选秀节目的观众眼前一亮,过了一把主宰明星命运的瘾。 同样,浙江卫视、江苏卫视分别引进荷兰名人高台跳水秀《Celebrity Splash》和德国版节目《star in danger》。于四月份推出的《中国星跳跃》和《星跳水立方》,每期节目里有九位名人,在接受两个月的专业跳水人士的培训后,跳台标准和打分标准,都将严格按照奥运会标准严格执行 。名人间相互竞争,明星不仅要脱去衣服跳水,还要脱掉光环把“狼狈”“真实”“感性”都展示给观众看。随着规则的变化,明星要脱得更彻底,有的明星直接被水“拍晕”,这样的节目甚至被称为“虐星”。 明星综艺“角色”大转变 电视节目的根本是在制造情感、情绪,节目模式是一套情感和情绪的发生机制。《我是歌手》正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明星们抽签、准备的过程是一个悬念与情绪累积的过程,演唱前引发期待和想象,演唱中情感的高峰体验,演唱后的释放与平复。正是在这样的情景之中,我们发现了明星综艺“角色”的大转变:开始时,《我是歌手》主持人角色的选择成为大家的担心,后来胡海泉从歌手成为主持人,主持人成为大家的情感期待,这个角色是双重的,既是歌手又是主持人,立场是全新的,这个角色的语态发生了全新的变化,比如平翘舌不分、常常感动激动、小小地为自己拉票等等,当做“俯卧撑”这样的桥段成为期待点的时候,海泉这个“明星”一下子在观众心目中立住了。在“真、人、秀”的关系中,节目让“人”的部分突出来;“真”是明星的吃喝拉撒,迎来送往,它真实得就像观众的日常生活;“秀”就是舞台上的明星表演。“人”的部分使熟悉的明星不那么一样,一下子有了全新“角色”的转变:演出前的紧张期待、演出后的兴奋失落,这些难掩的真实的“人”的角色成为极大的新看点。同样,在江苏的明星跳水节目《星跳水立方》中,第一个在微博热搜榜上红起来的女星是以“素颜女神”为封号的王丽坤。当她的素颜照在网络疯传的时候,观众对跳水节目的审美热情也达到了一个高点。 新明星综艺节目崛起的原因 从浅表来说,新明星综艺节目之所以崛起是荧屏草根选秀过度同质化竞争的一道差异的彩虹,只有赏心悦目的新节目元素才能够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趣味需求;而从深处来说,其实是电视综艺大片时代下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模式节目在中国的演进史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上世纪90年代到2010年以前,模式概念尚未鲜明,“山寨”多于正版,并集中于央视、湖南卫视等大平台。这一阶段最成功的案例是模仿《美国偶像》的《超级女声》。2012年,《中国好声音》在“选秀七年之痒”中,于收视、口碑、品质等方面创出新高,成为模式节目新标杆。其轰动效应和价值能量又把人们对模式节目的认知和反思提升到一个高度。北京卫视总监徐滔总结说:卫视的竞争已经不存在任何的“盲点”,是全方位的竞争,市场已经没有耐心等待一个电视台去培育节目、培育收视。模式节目成为电视台参与市场竞争、降低风险的捷径。在马太效应凸显的市场竞争之下,季播、正版、大模式,成为实力卫视追逐的目标。2013年,模式节目在中国电视市场真正走进“不差钱”时代,“大片满天飞”已在很多业界精英的预料之中。要想在激烈的市场同质化竞争中抢得先机,明星综艺节目模式竟然在2013年不约而同的成为新的选择。 然而,我们稍微往深里一想,其实这种结果并非偶然。台湾知名电视节目制作人王伟忠,最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