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浅谈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摘 要:理工科院校作为我国科技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其院校学生的综合水平对我国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理工科院校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的弱势逐渐凸显。文章针对我国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 大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159-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才市场的需求已经从过去的单一技术型人才逐步转化为复合型人才,理工科院校作为培养我国科技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其院校学生的综合水平影响着我国以后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因此,为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务之急。
一、人文素质及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们在人文方面具有的综合素质就是人文素质,是人文科学知识个体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及其人格、修养、气质方面的内化,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基本的品质和态度;另一方面,人文素质也包含哲学修养、文学艺术、文明礼仪、伦理道德、政治理论、语言文学和历史等在内的文化素质,是人内在气质和精神的外在综合表现,更反映着一个人的文明程度。人文素质是人文知识通过人文教育积累与内化的结果,并非天生独有的。
人文素质教育是教学生如何、怎样做人的以人为本的教育,重点在精神及人格方面。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人才是素质教育的目标,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人文素质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品格,有助于学生良好道德修养的形成,学生感悟力及想象力的开发和思维方式的完善。
二、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1.院校内人文气息不浓厚。现代高校过于注重人才的专业化培养,专业越来越多,越分越细,触及范围也越来越少,因此,专业知识学习成了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高校课程主要分为必修课、选修课、限选课三种,对于理工科院校的学生来说,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和基础课的比例达到了70%以上,而人文课程除了一些人文类选修课和政治理论课外很少触及其他,其比例不足10%。在这不足10%的比例中,课程多数只是涉及政治性知识,其他的人文知识就很难涉及了。
从整体上看,理工科院校内人文气息不浓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生对精神食粮的忽视。文化和文学的积累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吸收优秀的文学精神粮食是培养大学生良好政治观和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不少大学生不懂得欣赏高雅的艺术,反而沉迷于虚幻的网络游戏。一些学生对国际走向及重大政治事件漠不关心,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社会上的文化活动和热点问题缺乏关心。只有少部分的理工科院校学生由于自己的兴趣爱好积累少量的人文方面的知识素养,但他们也并没有完全的认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更没有对人文知识提出更深入的见解。
2.缺乏针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学科中,更蕴藏于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传统的理工科院校的校园活动主要围绕其学科设置来组织安排,更偏向于实践活动和科技活动,而文艺活动、精彩的人文方面的学术报告却鲜为人知。校园活动的枯燥,使一些学生不融入集体,以自我为中心,生活目标不明确,一些学生对事物的评判从功利和实用出发,缺乏人文的态度和情感,行事极端,目光短浅,出现了高“智商”,低“情商”的现象。
3.理工科教师欠缺人文素质的系统培养。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大部分理工科院校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分强化专业意识,对于人文素质教育宣传力度很低,没有把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更没有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人文教育,教师对人文知识嗤之以鼻,学生更无法从教师那里得到人文知识兴趣。事实上,人文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专业教师的参与与配合。教师处事的原则、审美观念、思维方式、治学精神等,会无声的熏陶着学生。一些理工科院校的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不高,人文知识不扎实,知识面不宽广。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师由于成长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其人文素质不足,思想认识不够全面。在高校对青年教师的选拔中,对学术成就和专业素质过分追求,忽视了人文素质的重要性,而在教师的培养中也只关注专业水平的强化,忽视了人文素质的提高。
三、提高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1.营造浓郁的人文知识氛围。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营造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加强对学校人文氛围的建设对提高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有很大的帮助,更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方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需要学生在环境熏陶和自身努力下感悟与体验。优秀的人文氛围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学生,学生在无形中感受着、熏陶着人文气息。好的人文环境是通过活动环境、自然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何其莘主编《新编英语听力教程2》脚本和(有答案).pdf
- 公考协议班合同模板下载.docx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争做中国好儿童》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疾病控制(中级361)相关专业知识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 VIP
- 《照明电路安装》课件.ppt VIP
- 超星网课《新青年·习党史》超星尔雅答案2023章节测验答案.docx VIP
- 《货代销售管理培训》课件.ppt VIP
- 人教版(2025)七年级下册 Unit 3 Keep fit Section B 1a -- 1d 教案(共1课时).docx VIP
- 新经典日语 第3册 第12課 いつも学びがある.pptx
- 建筑工程管理(建筑材料)专业中级职称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