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省农药产业现状与发展思索
浙江省农药产业现状与发展思索 浙江是农药生产大省,现有农药定点生产企业119家,其中农用药企业83家,包括原药生产企业59家,制剂加工企业24家;另有卫生用药企业36家。农用药年产量(折纯)25万吨左右,仅次于江苏、山东、位居全国第3位。1
产业基本状况
近来来,浙江农药产量和销售量稳步增长,企业向规模化发展,产品以外向型为主,质量稳步提升,市场供应充足,销售价格稳定,并呈现出3大特点。1.1产量稳定增加,产品出口为主
2011年底,全省登记农药产品1338个,大田农药正式登记1082个,主要包括杀虫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鼠剂及卫生杀虫剂等6大类约150个品种,常年生产100种左右。据对53家主要农药企业的产销情况的统计,2011年共生产农药45.79万吨(折纯为27.52万吨,含子公司产量),总销售量42.09万吨(折纯为23.79万吨)。其中出口农药26.04万吨(折纯为15.72万吨),出口比例进一步攀升,占总销售量的61.9%。其中除草剂出口22.84万吨(折纯为13.47万吨),占农药总出口量的87.7%。杀虫剂和杀菌剂的出口量较小,分别为2.07、0.96万吨(折纯为1.41、0.76万吨), 分别占总出口量的7.9%和3.7%。1.2产品结构合理,除草剂占优
自2001年削减生产使用高毒农药以来,高毒农药逐步淘汰,“三高”(杀虫剂比例高,有机磷比例高,高毒农药比例高)局面彻底改变,除草剂成为主导产品。
2010年浙江省农药产量中,属于高毒有机磷农药的品种只有氧乐果和杀扑磷2个,折100%产是分别为603、792吨,共计1395吨,只占浙江省杀虫剂产量的6.3%,占农药总产量(省统计局数据)的0.7%。从产品结构上看:除草剂的主导地位继续加强,2011年产量达32.43万吨(折纯为19.97万吨),占总产量的70.8%;其次是杀虫剂8.63万吨(折纯5.30万吨),占总产量的18.8%;杀菌剂4.11万吨(折纯为1.99万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产量最少,为0.62万吨(折纯为0.26万吨)。1.3规模化水平提高,研发能力增强
浙江省通过调整农药管理政策,提高生产企业准入门槛,优化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鼓励现在企业兼并重组,扶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涌现了一批企业集团、上市公司和新兴企业。近10年来,浙江农药企业数量减少10%,但总体实力不断上升,拥有新安股份、钱江生化和升华拜克等上市企业并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农化工、金帆达生化、捷马化工、永农生物、禾本农化、乐斯化学、一帆集团、杭州宇龙、上虞颖泰精化、中山化工集团和长兴一化等民营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达到了较大规模,有的在争取上市。这些企业经过多年的资本积累后,现已显现出强大的后劲,他们以灵活的运作模式,不断引进科技人才,开发了不少难度较大的农药新品种和新工艺,其主打产品草甘膦、草胺膦的工艺和产量全国领先。此外,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浙江基地自主创新的2个除草剂品种已进入商业化运作,几个杀菌剂品种正在准备上市,总的来看农药企业的规模和研发能力在“十一五”期间明显增强。2 面临主要问题
从产业发展来看,虽然浙扛省农药企业数量逐步减少,规模逐步扩大,效益稳步提高,但仍存在研发能力不足、自主创制产品少、产业集中度低、生产技术落后,重复建设问题突出、产品同质化严重等现象。2.1研发能力不足,自主创制产品少
从主体来看,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浙江基地(浙江省化工研究院)经过10多年的建设正由仿制向创制转变,近年来也开发了2个新品种,但其创制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新品种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巨大。浙江省企业主体创制能力明显不足,仅能仿制一些老品种,开发一些新制剂。农药研发主体无论从人才队伍、科技装备还是资金保障等方面还需要继续给予更大的投入。从品种来看,自主创制(国内独家生产)的农药仅有噻唑锌、噻菌铜。近3年来,浙江生产的农药品种以草甘膦、莠去津、井冈霉素、炔螨特等老品种为主,从近年来浙企登记的农药品种来看,大部分产品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草甘膦、吡虫啉等老产品,自创产品基本没有。从制剂来看,从目前,国外1种原药可加工成为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剂型和制剂,而浙江省1种原药仅加工几种剂型和制剂;当前,国外主要发展不用溶剂或少用溶剂的液剂或水分散粒剂、片剂,浙江省农药剂型仍以乳剂、可湿性粉剂、粉剂为主,其中乳剂占农药实物总产量的50%左右。大田农药制剂中,乳油和可湿性粉剂仍是最主要的剂型,分别为322、286个,各占总制剂量的32.6%和30.0%。2.2产业集中度低,生产技术能力弱
从布局看,浙江省现有原药生产企业54家,分散在全省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台州、温州、金华和衢州等9市,呈点状分散布局,不能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