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白沙县九架岭什悟村黎族制陶技艺调研.docVIP

海南省白沙县九架岭什悟村黎族制陶技艺调研.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南省白沙县九架岭什悟村黎族制陶技艺调研

海南省白沙县九架岭什悟村黎族制陶技艺调研   摘要:海南省白沙县九架岭什悟村黎族至今仍保留着最为原始的泥片贴筑制陶术,这一古老的人类制陶术目前正处于濒临消失的境地,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将这一技艺整理成文字,试图通过图文将黎族灿烂的文化展示给世人,并以此方式使其永远保留下来。 关键词:海南;黎族;泥条贴筑法;制陶 中图分类号:J504文献标识码:A 海南岛是黎族世代居住的地方,它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为黎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的良好的条件,黎族的先民们祖祖辈辈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生活,孕育出独特的黎族文化,其中具有人类学意义的制陶工艺尤其引人注目。2006年6月,昌江黎族手工艺制陶技艺(泥条盘筑法)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①相比之下,在白沙黎族自治县的九架岭地区,则保留着更为原始的泥片贴筑制陶技艺,它凝聚着黎族人民的智慧,见证了黎族历史的进程,同时,能够留存至今堪称人类制陶史上的奇迹。 2012年4月某日,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黎族制陶课题研究小组驾车赴九架岭下的什悟村,进行贴片制陶技艺的调研。此前踩点人员已多次走访九架岭附近的几个黎族村落,最终确定符阿妹②作为此次调研的主要对象,并已事先安排符阿婆准备好制陶各项事宜,使得我们有幸目睹了泥片贴筑制陶技艺的全部过程——从挖陶土、制陶到烧制。基本情况如下: 一、什悟村及制陶概况 什悟村是九架老村管辖下的一个自然村,交通相对便利,从村口到省道不过半公里,距白沙黎族自治县县城约3公里。全村有40多户人家,人口近300人,讲传统黎话,但老少均通海南话和普通话,无传统黎族文身习俗。 据符阿婆口述,以前,九架岭下的几个村庄都有制陶的传统,但制陶用的陶土均出自什悟村附近,她们村曾经还因为其它村庄抢挖她们独有的陶土发生过矛盾冲突。该地区制作的陶器均为生活用具,包括碗、盆、罐、锅、缸、壶、蒸酒器等。事实上,黎人制作陶器不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生活上的需要,还用于交换粮食和其它生活用品。符阿婆说:“一个陶器能换该陶器所能装下的稻谷,其它的生活用品一般按工时对比进行交换。”20世纪80年代以后,现代工业品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陶器,制陶人也越来越少。现在,什悟村里掌握烧制陶器的老人不过6人,都是女性,且年龄在55-75岁之间,平均年龄70岁左右。她们分别是:符玉莲(75岁)、符阿妹(73岁)、符春兰(62岁)、符玉金(68岁)、符爱兰(55岁)、符阿莲(70岁左右,具体年龄不详)。按符阿婆的回忆,村里上一次自制陶器大概是1995、1996年,距今已有近二十年,村民也普遍提到该地区黎族至少三四十年不使用自制陶器了。 符阿婆介绍说,制陶是出于生活自给和为了生存进行物品交换的需要,原本并没有“传女不传男”之说,只是男人从本性上不接受或不愿意学习这种手工艺罢了。跟其它地方黎人烧制陶器的传统不同,什悟村烧制陶器时除要求天气晴好外,并没有固定的祈祷仪式。符阿婆说,陶器的制作难度并不大,只要用心和多做就能做好,她们一般都是十多岁就学会制陶,并没有专门的师傅,都是靠看上辈人制作,然后自己通过实践慢慢学会的。③九架岭周边也没制陶专业户,妇女们都是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制陶,制作陶器除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以外就是交换稻谷以补贴家用。由于陶器比较耐用,烧制又费时,存放麻烦,也没有固定的交易地点,妇女们要用箩筐挑着到几十里外的村庄去换取稻谷或其他生活用品,在村里人看来,制作陶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并不高,因此当地制陶并没有形成特定的繁荣期。 二、陶器制作过程 (一)工具和材料的准备 因事前已经有小组成员来符阿婆家踩点,所以此次调研小组来时,原材料和工具都已经准备齐全。这些工具和原材料有: 1.工具 (1)陶坯拍 木制,形状与兵乓球拍相仿,显长方状,长38厘米,宽16厘米,厚度为1厘米,木拍用于拍打坯体,以改变坯体的形状,并使坯体结合结实。 (2)牛脚螺壳 呈椭圆形,中间厚边缘薄,长9厘米,宽7厘米,主要是用作刮平或抹平坯面。有时也用做切割泥片、泥条的工具。 (3)竹刀 用竹片制成,长20厘米,宽0.8厘米,一头削尖,呈尖刀状。竹刀主要用来钻孔或切割,有时可用做刮削工具。 (4)抹布 用于护坯和修光坯体。 (5)木板 一块长120厘米,宽30厘米,厚3厘米,在其上制作泥板、搓泥条;另一块40厘米,宽30厘米,厚3厘米,用作垫子,陶器就在这个木垫上开始制作。 2.陶土 陶土由两种不同的原土混合而成。符阿婆领着我们在村旁采集了这两种原土。一种在旱田和坡地之间采得,掘地约深30厘米。这种原土显微灰黄色,黏性较弱;另一种是在相隔不到200米处的水田边采得,掘地深约60厘米,这种原土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