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滑坡与泥石流灾害和环境因子关系
滑坡与泥石流灾害和环境因子关系 【摘要】滑坡和泥石流是我国两大最主要的地质灾害,具有不可预见性大、破坏力强等特点,对自然环境以及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对于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目前国内的学者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本文以中国环境监测院多年来的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资料收集与理论分析,合理的选择评价因子,研究滑坡、泥石流与自然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期从普遍规律上对此两类地质灾害进行探究。
【关键字】滑坡,泥石流,灾害,环境因子,关系分析
[Abstract] of landslide and debris flow are the two main geological disaster in China, having unpredictabl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strong destructive power, has brought the huge impact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construction. For the landslide and debris flow disasters relationship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domestic scholars are not many, the monitoring data in the years of Chin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stitute as the foundation,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data collection and theory, selection of evaluation factors and reasonabl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factor, debris flow and landslide, are explored in order to from the general rules on this two kind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keyword] landslide, debris flow, disast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relationship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P64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对于环境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并且滑坡、泥石流同自然环境之间存在重要的关系,同时自然环境对于滑坡和泥石流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滑坡泥石流概况
1.滑坡
(一)滑坡
据统计,大兴安岭西坡—呼和浩特—榆林—兰州—川西平原西缘—横断山一线以东的东部季风区为我国滑坡灾害的主要分布区,约占全国滑坡灾害总数的88%;其西南地区(包括云南、四川、重庆、贵州、广西等)是我国滑坡最发育地区,分别占全国和本区滑坡灾害总数的42%和48%。其中川东低山丘陵区滑坡灾害占全国的16%,居全国滑坡灾害首位;贵州高原滑坡灾害占全国的12%,居第二;云南高原滑坡灾害占全国的11.7%,居第三。蒙新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仅占全国滑坡灾害总数的12%。其中蒙新干旱区的滑坡灾害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新疆),内蒙古高原地区滑坡灾害点极少。青藏高寒区滑坡灾害数量少,分布零星。
(二)滑坡类型
(1)按稳定状态分类。滑坡可分为稳定、基本稳定和不稳定三个级别。目前我国处于稳定和基本稳定的滑坡占滑坡总数的42.85%;不稳定的滑坡占57.15%。其中东部季风区不稳定的滑坡占该区滑坡总数的54%;蒙新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已知不稳定的滑坡分别占本区的24%和59%。在滑坡最发育的西南地区不稳定的滑坡占该区的55%。
(2)按物质组成分类。滑坡可分为碎石土滑坡、黄土滑坡、黏性土滑坡和基岩滑坡四大类。其中碎石土滑坡约占滑坡总数的36.3%、黄土滑坡占3.1%、黏性土滑坡占39.6%、基岩滑坡约占21.0%。西南地区、华中华东地区、藏南地区以碎石土滑坡为主;黄土滑坡集中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内蒙古高原区;黏性土滑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华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基岩滑坡主要分布于秦巴山地区和华北地区、藏北地区和西北地区。
(3)按规模分类。可分为小型滑坡、中型滑坡、大型滑坡、特大型滑坡、巨型滑坡五类。
2.泥石流沟
我国泥石流分布广、数量众多。大体上以大兴安岭-燕山-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为界,以西即我国地貌的第一、二级阶梯,包括广阔的高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