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丽·褒曼-无可救药浪漫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格丽·褒曼-无可救药浪漫狂

英格丽·褒曼:无可救药浪漫狂   她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女演员之一,被瑞典人誉为迄今为止最有价值的出口物。当年几乎所有的女性都崇拜她,她剪短发,整个美国都是短发的女人,她不化妆上镜,商场化妆品的销量便直线下降,甚至她演修女,不少女人都进了修女院。好莱坞富商霍华德·休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飞行家》男主角原型〕有一次买下从纽约飞洛杉矶的全部机票,一定要褒曼乘坐他的私人飞机;一个影迷亲自把一头羊从瑞典赶到罗马去送给她;还有些信件的地址只写“伦敦 英格丽·褒曼收”,便能送到她手里。 她拥有着一张美到永恒的面庞,能唤起人们最温柔真切的情感。加里·格兰特偷偷分析过,也许是眼睛下光洁的皮肤,也许是嘴唇的角度,让人一看到她,就像沐浴在纯洁的光辉里。 她因为感情甚至一度身败名裂,被人唾弃,被全美国人评选为最不能原谅的人,但纵观她的一生,保罗·纽曼说,她始终是好莱坞最纯洁的人。 褒曼始终坚信,在这个世界的某个地方,有她生命中完美的“另一半”,一旦相遇,两人会像童话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幸福地白头到老。因此,她穷其一生都在追寻完美的“另一半”,一腔浪漫情怀至死不改。 美国人最后还是理解了褒曼太过理想化的情感追求,原谅了她无可救药的浪漫。 小标:父母的爱情童话 从童年起,父母的爱情就深烙在褒曼心中。在她眼中,没有哪个男人能与父亲相比,她也没有遇到能超越父母爱情的神话。 父母相识于1900年,当时16岁的德国少女费里达·阿德勒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度假时,邂逅了28岁的落魄画家尤斯图斯·褒曼。两人坠入爱河。但是阿德勒父母禁止掌上明珠与这个身无分文的画家,阿德勒只好偷偷把心上人的戒指挂在胸前,固守爱情。7年后,尤斯图斯成功经营起一家摄影店,打动了阿德勒的父母,两人终于如愿在一起。 婚后他们度过了一段很短暂的快乐时光,但不幸很快降临。第一个孩子因难产而亡。4年后,第二个孩子出生后没几天就夭折。1915年,第三个孩子终于平安降生,身体健康。欣喜的父母对这个小生命无限珍贵,并用当时瑞典小公主的名字为这个来之不易的女孩取名为英格丽·褒曼。但孩子不满3岁,阿德勒就因突患肝病离开人世。 父亲拍摄的两张照片鲜明地记录下这个家庭曾经历的快乐和痛苦。第一张照片上,两岁的褒曼紧紧依偎在母亲身边。而第二张照片上,3岁的褒曼正将鲜花放在母亲坟前。 由于两岁丧母,褒曼对母亲几乎没什么印象,但在父亲对母亲那充满自豪、伤感和爱意的回忆中领悟到:爱是这世间最值得追寻的事情,越是禁忌的爱情,越浪漫,越真诚。 褒曼12岁时,父亲因病去世。褒曼被接到姑姑艾伦家中,但仅仅6个月后,姑姑也去世了。孤独悲凉的童年迫使褒曼经常寄情于假想世界。 “我的生活常常出错。我不够理智”,褒曼常说。与褒曼合作过的导演乔治·丘克说,褒曼拥有“惊人的幻想力”,“在电影里或舞台上,这样的幻想对她有利。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会成为她的痛苦”。 和第一任丈夫结婚前夕,褒曼从姑姑的遗物中发现了母亲婚前写给父亲的信,字里行间饱含炽热情感,深深打动了褒曼,她期望能和未婚夫重演这样的浪漫爱情。 小标:第一次不理想的婚姻 然而,第一任丈夫彼得·林德斯特伦没能带来褒曼期盼的“伟大爱情”。 他比褒曼年长9岁,是一名牙医,邀请褒曼到斯德哥尔摩最豪华的大酒店吃午餐。褒曼回忆说,“他发出的邀请。他付的钱。他还有一辆车。” 褒曼当时确实是爱上了林德斯特伦。那时林德斯特伦英俊、勤勉,很讨人喜欢,“我不能忍受离开彼得。我深陷爱情中,无法自拔。” 1937年夏天,两人在斯德哥尔摩以北的斯特德小镇举行婚礼。第二年年,女儿皮娅出生。 此时的褒曼已是一个成功的女演员,在瑞典出演了11部电影。在事业上,她演技超群,目标明确;但在家庭生活中,她却极度缺乏自信和安全感。所有事情,包括穿着打扮,都由丈夫做主。 这时褒曼接受了美国著名制片人戴维·塞尔兹尼克发出的邀请,只身来到好莱坞。褒曼喜欢美国,林德斯特伦却正好相反。她回忆起丈夫到纽约看望她时“看到的只是这里的建筑很脏,抱怨袜子被宾馆地毯弄脏了,抱怨所有的事情。我失望极了”。 随着褒曼在好莱坞越来越受欢迎,林德斯特伦不得不接受“英格丽·褒曼的先生”这样的头衔。1942年《卡萨布兰卡》公映,褒曼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 褒曼事业的成功,让林德斯特伦开始觉得妻子不再像以前那么依赖他,反倒越想控制她:他独掌家中的“财政大权”,不赞成褒曼添置新衣服;要求她每天准时锻炼半小时,否则就唠叨不停;甚至严格控制她的饮食,她总是饿着肚子离开餐桌。他常责备褒曼:“你说话时别这样皱着额头,会长皱纹!”、“注意收腹!”、“你是不是长胖了?”唠叨和神经质粉碎了褒曼对浪漫的幻想,但当她小心翼翼提出离婚时,他却以为她在开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