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广东南雄采茶舞风格特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广东南雄采茶舞风格特征

试论广东南雄采茶舞风格特征   【摘 要】采茶舞是南雄的主要舞种之一, 作为一个传统的民间地方剧种,是在地方小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舞蹈表现形式,其综合保存了大量的民间歌舞,异彩纷呈,深受群众喜爱。其中歌唱与舞蹈所占的比重较大,舞蹈动作生动,而大部分动作又与现今的舞蹈动作有相似、相通之处。采茶戏,蕴含着较深的艺术内涵。研究采茶戏中采的地位与风格特征,既可以使我们了解传统舞蹈的过去,也可以大胆地设想它的未来。独树一帜、别有风味的“单袖筒”是南雄采茶舞中的一大表演技巧。文章从“单袖筒”的形成、风格特点、发展创新以及今后的走向来加以论述,旨在弘扬客家文化,促进、发展和繁荣新时期的南雄民间舞蹈。 【关键词】南雄;南雄民间舞;南雄采茶舞;“单袖筒” 1.采茶戏的由来及发展历程 “春日采茶春日长,白白茶花满路旁;大姊回家报二姊,头茶不比晚茶香。”这首生动活泼且委婉动听的小曲是广东采茶戏,也是茶区流传的山歌。采茶戏产生于明朝,茶区每逢谷雨季节,劳动妇女上山,一边采茶一边唱山歌,以鼓舞劳动热情。广东采茶戏是由民间歌舞发展起来的地方剧种,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采茶戏的产生与当地盛产茶叶有关。广东采茶戏是中国采茶戏的始祖,南雄采茶戏又是广东采茶戏的始祖,这是一个在广东土生土长的古老剧种。 “南雄采茶戏”是广东南部地区的民间小戏,是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源于当地流行的采茶歌和采茶灯。其中既保存了大量的民间歌舞,也积淀了历代艺人发展创造的舞蹈形式,异彩纷呈,深受观众喜爱。这个剧种的孕育形成,大致经历了采茶歌(歌曲)、采茶灯(舞蹈)和采茶戏(三角班)三个发展阶段。 2.采茶戏的舞蹈内涵及地位风格特征 2.1采茶戏的舞蹈内涵 广东采茶戏的种类较多,由于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各地采茶戏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舞蹈动作特征。表现生活的舞蹈具有情感真实性和动作虚拟性的特点。由于它直接来源于生活,是有感而发,因此洋溢着劳动人民的自豪感。这种虚拟也不是简单的生活再现,是饱含着情感世界的虚拟和象征,它通过质朴、优美的形态动作来表达人们内心世界的自豪、赞美、明朗和浪漫,集中地反映出劳动人民的人生观和审美观。 2.2采茶戏的舞蹈风格特征 从表演风格上来看,采茶舞蹈最具特色的三大表现技巧是“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它们是在南雄茶区生活基础上,经过历代艺人潜心锤炼而凝成的心血,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和鲜明的地方色彩,对形成采茶歌舞的风格特色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采茶舞蹈主要模拟动物的形象,这些动作皆来源于劳动生活,形工十分独特。 2.2.1矮子步的基本体态是 半屈膝或屈膝蹲身、双腿前蹲,脚跟提起,趾尖落地向前移动,被人誉为“东方的芭蕾”,动作来源是根据上山曲腿,挑担压肩时的形体而创造的。广东的矮子步与湖南的矮子步有所区别,湖南的矮子步是开脚八字步,是从挑担动作中演变而来的;而广东的矮子步则是蹲着采摘茶树中动作形成的,特别是男的在台上表演始终以矮为中心,腿都是“屈”,保持半蹲状态,屈、蹲加上抬头、直腰,扇子放在胸前,袖筒上下自由摆动,进退随意,快慢自如,包眼的要洒脱而自然。矮子步的基本要求:保持上身平直的状态,一般表现上山、下坡的动态。前辈艺人传下的“矮子步”艺诀及其形象:“老虎头(腰腹要稳定而紧位),鲤鱼腰、双手娥眉月、下身轻飘飘、腰腹稳紧住,膝头定三桩”等动作形态。丑角是“蛤蟆腿、狗牯尾、三节腰、画眉跳架、贼手侧脚侧背,紧走紧跪,矮步相随”。总之,矮子步要求做到头要有神,腰要风韵,手要柔和,脚步轻盈,只有这样方能体现出特色和美感。 2.2.2单袖筒 勤劳的南雄客家先民靠山吃山,垦荒种茶,以茶业谋生。茶农在长期的茶山劳作中,为消除疲劳或传递情感常常爱唱茶歌。据传,茶民在劳作中,右手摘茶,左手一长袖,时而擦汗,时而做茶篮盛茶,“单袖筒”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单袖筒”的风格特点:南雄采茶舞是在地方民间音乐和舞蹈基础上,吸收借鉴了戏剧、民间舞、古典舞等众多姊妹艺术的精华而发展起来的新的舞蹈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客家艺术的发展,南雄采茶舞也越来越深受群众的喜爱,而“单袖筒”作为南雄采茶舞中特有的舞蹈形态动作,经过历代民间艺人及舞蹈工作者的创作提炼和艺术家的加工,逐渐形成鲜明的了地方色彩。 (1)独树一帜、别有风味。 戏曲艺术中的水袖,或长或短,但都是双水袖,一般的水袖长度约一尺三寸左右,但后来根据表演的需要,发展到了三尺、五尺甚至更长。而南雄采茶舞中却唯独表演者有一左袖筒,并且左衣袖比右衣袖长66厘米,借鉴和继承了中国古典戏曲中水袖的优秀成分,打破了传统“长袖善舞”的风格,形成了鲜明独特的舞蹈风格和形态特征。所以说是独树一帜、别有风味。“单袖筒”,也称“单水袖”,与古典戏曲中的水袖不同:其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