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门登陆作战中国共双方指挥系统
金门登陆作战中国共双方指挥系统 陈诚四处调兵,布防金门
金门之战,国民党军指挥系统,主要体现在陈诚、汤恩伯、李良荣、胡琏、高魁元等人身上。这些人中,陈诚无疑是最高层级的主导者。
成立于1949年七八月份的国民党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军政长官陈诚,副长官罗卓英、林蔚等,该公署辖制福建、台湾、浙江等东南沿海省份,直接听命于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在广州立足的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已无力左右陈诚用兵。原本并无国民党军正规部队驻扎的金门,在陈诚布局下(此前不久,汤恩伯在金门部署有少量兵力),于1949年8月派驻了李良荣的第二十二兵团第二十五军的部队,第二十五军辖第四十师、四十五师。
1949年8月底,陈诚从台湾本岛抽调第八十军第二○一师(该师有“青年军”之称)师部及六○一团、六○二团移驻金门,归第二十五军沈向奎指挥。同时,陈诚从台湾抽调战车三团一连、三连两个连共22辆坦克、近400人驻防金门。这种装配有37毫米口径炮、3挺机枪的M5A1轻型坦克和国民党军空军B-24型轰炸机、P-51型战斗机在金门作战中,上下火力全开,给登陆的解放军造成重大杀伤。
1949年8月至10月,是国民党军开始四处调兵、布防金门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陈诚几乎是一手运作,是主持者、主导者。正是由于他的运作,李良荣的第二十二兵团从厦门,第八十军的第二○一师部队和战车连从台湾岛进驻金门。更有甚者,在广州国民党李宗仁政府辖区内,原本听命于国民党广东省主席薛岳的胡琏第十二兵团,在老长官陈诚鼓动下,也违背薛岳要其粤北驻防、保卫广州的旨意,所部高魁元之第十八军于10月上旬动身,先期开向金门。10月23日晨,胡琏第十二兵团兵团部和第十九军亦到达金门海域。至10月25日解放军发起登陆金门作战时,胡琏的第十二兵团主力已经布防金门完毕。而战前,解放军没有料到胡琏兵团能够如此迅速地驰援金门。对援敌知之不详,这也是解放军登陆金门战败的一大因素。
“我毕生追随总统蒋公及陈长官辞公,际此艰危,宁肯违背?”胡琏坦露心迹,决意弃李宗仁、薛岳,而追随蒋、陈。第十八军、十九军都是国民党军正规部队,实力颇强,而非金门第二十五军之第四十师、四十五师那种经由空军机场警卫部队或地方保安队改编而成的部队。胡琏兵团的这两个军,绝对是金门岛上的生力军,成为金门岛国民党军的中坚力量。
10月18日,陈诚在台湾向胡琏交代金门防务的部署和人事调整,告之已决定将汤恩伯、李良荣调回台湾,由胡本人率第十八军、十九军接管金门,十二兵团部和第十九军均要驻防金门。陈诚并要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罗卓英陪同胡琏同去金门,实施指挥权的交接。
“中原王”汤恩伯督战
布防金门之时,在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军政长官陈诚之下,还有淞沪失守后率领原京(南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逃到厦门、又窜至金门的“中原王”汤恩伯。
已经下野的国民党总裁蒋介石有意把福建及金门这个地盘让“落难”南逃的汤恩伯“委身”,担任福建省主席兼福州绥靖公署主任。然而握有“官印”的广州李宗仁国民政府并不认可,汤恩伯于是成了没有名分的福州绥靖公署“代主任”,其总部的一部分安顿在金门水头村。此种窘境,令“汤颇感进退失据。10月2日,特电呈蒋,以李之声明使其威信丧失,无法指挥部属,已不能再驻厦门作战,决自今日远行,词极愤懑……”蒋介石特电慰勉并亲赴厦门嘱其要“巩固金门、厦门,为公私争气,再言其他”。
1949年夏,汤恩伯在解放军渡江战役后逃到福建厦门,便有设防金门的举措,不仅成立了金门要塞总台,还把从吴淞要塞撤退下来的少部分兵力、武器部署在金门,直至陈诚的东南军政长官公署成立,接管了包括金门在内的福建全境的军队与布防。
厦门失守后,汤恩伯率部退往金门。10月22日,国民党总裁蒋介石急电汤恩伯:“金门不能再失,必须就地督战,负责尽职,不能请辞易将。”为了保住金门,陈诚一方面令台湾本岛孙立人训练出来的美械装备的青年军之二○一师增援金门,后又令胡琏十二兵团第十八军、十九军各部尽速布防金门。如此两方驰援,加上驻岛李良荣之二十二兵团所部,金门岛国民党军力量实力大增,特别是十二兵团的及时赶到,顿时使金门岛国民党军力量倍增,远远超过解放军预料。
一逃到金门,汤恩伯就开始发号施令。10月22日,汤恩伯下令:“所有金门岛部队在十二兵团胡司令官到达以前,均归二十二兵团李司令官统一指挥。”
陈诚重在布防,汤恩伯重在督战。在国民党陆军中,汤恩伯原本在蒋的嫡系中与陈诚、胡宗南呈三足鼎立。现在汤败落后,已失去在蒋介石心中的分量,同时亦遭陈诚排挤,因而游离于台湾外岛。
台湾研究金门战史的学者田立仁指出:“汤恩伯战前最大贡献,乃依参谋建议及自己沙场经验,正确预测共军攻金登陆地区:匪不登陆则已,如登陆金门则必在东西一点红之间。”此言系指1949年10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