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文学视域下《聊斋志异》考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楼文学视域下《聊斋志异》考察

青楼文学视域下《聊斋志异》考察   摘要:《聊斋志异》产生于狎邪笔记与明末清初江南士人与青楼名妓风流轶事盛行的时代,“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聊斋志异》创作与青楼文学关系密切。从青楼文学视角解读《聊斋志异》对研究《聊斋志异》寓言化故事及其与同时代文学之联系是有帮助的。 关键词:青楼文学;聊斋志异;赠妓诗;影梅庵忆语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青楼文学,陶慕宁先生在其《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一书中首倡其说,认为“凡以烟花女子为描写对象或反映男子与她们流连奉酬时的心理感受的文学作品都属青楼文学之列。” [1] (P4)《聊斋志异》一书多“花妖狐鬼精魅”之奇谈,然其着眼点仍在于人间。正如近藤春雄所云:“唐代爱情小说,即使男性和仙女或狐狸化为美女结交……大体上所描绘的是和妓女的交往。” [2] (P180)笔者认为这是中国古代小说“寓言”创作观的折射。另外,“当小说创作与其他文体一同构成了一种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学现象时,无论从创作上还是接受上,都有了新的特点,即使一个小说家不具备对某种生活现象的审美判断,他也会在时代风气的裹挟下,从中找到自己创作的位置” [3] (P352),则是从时代风气与文学创作背景的外因上揭橥小说创作的。 考察一部小说的成因,大抵以此二端,即内因与外因。笔者于本文也试图从这两方面考察青楼文学与《聊斋志异》的关系。 从内因方面来看:《聊斋自志》是蒲松龄自道《聊斋志异》一书的创作初衷、创作取源、艺术处理等的重要文献。在《自志》中,开篇即云:“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 [4] (P1)“披萝带荔”出自屈原《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牛鬼蛇神”典出杜牧《李长吉歌诗叙》:“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蒲松龄开篇即道出屈原、李贺二人作为其创作取径,借鉴二人创作臆想天外的创作手法来标榜自己小说创作的虚幻荒诞固毋足论,后世论者也多从此方面探讨蒲松龄对屈原、李贺等“楚辞派”的取源。然而,我们还应注意到一点就是,屈原诗歌中大量的“香草美人”譬喻,《自志》典出的《山鬼》就是一篇“美人赋”;李贺有寄托尤深的《苏小小墓》,以李贺的创作风格,并不排除此诗中的自况或他况。以“美人”的自况和他况可以说是屈原以降,中国文学中以示寄托的惯用手法。而李贺就是屈原之后运用此种创作手法的大家。蒲松龄首倡二人,笔者认为只是标榜自己创作小说吸取二人臆想天外的创作思维未免浮露,其实更多的是蒲松龄对二人在创作手法和创作精神上的继承。而且这种以神仙、狐鬼精魅为际遇的方式,以宋玉《神女赋》、曹植《洛神赋》和唐初张文房《游仙窟》为著,而是张文房之《游仙窟》已把青楼妓馆幻化为“仙窟”,妓女美化成带有仙气的神女,这种仙化和神化妓女的创作观念深刻地影响着后世的小说创作。 从外因方面看:陈寅恪先生在《柳如是别传》中云:“清初淄川蒲留仙松龄《聊斋志异》所记诸狐女,大都妍质清言,风流放诞,盖留仙以齐鲁之文士,不满其社会环境之限制,遂发遐想,聊托灵怪以写其理想中之女性耳。实则自明末吴越胜流观之,此辈狐女,乃真实之人,且为篱壁间物,不待寓意游戏之文,于梦寐中求之也。若河东君者,工吟善噱,往来飘忽,尤与留仙所述之物语仿佛近似。” [5] (P75)盖以明末青楼女子映照《聊斋志异》中狐女,与近藤春雄之论唐传奇中的“仙女或狐狸化为美女”的观点不谋而合。 明末清初出现大量的狎邪笔记,著者如余怀《板桥杂记》、冒辟疆《影梅庵忆语》等。余怀于《板桥杂记序》中道其创作初衷云:“此即一代之兴衰、千秋之感慨所系,而非徒狭邪之是述、艳冶之是传也。” [6] (P3)大抵以写青楼女子命运之书以托旷怀,道人生运命际遇与国家盛衰之感慨。在狭邪笔记中,青楼女子多蕴含文人的自况意味,倪慧颖在《论清代文人对青楼名妓的文化书写及演变——以狭邪笔记为例》一文中说:“怀才不遇、寄人篱下、漂泊无依、心灵不得自主的处境在乾隆中晚期随着游幕的普及已然成为文人的普遍生存状态,与名妓的身世相通之感渐成为中下层士人的普遍心理,在文人的生活和创作中都有着空前强烈的表现。” [7]以笔者看来,局限于“乾隆中晚期随着游幕的普及”才出现“与名妓的身世相通之感渐成为中下层士人的普遍心理”状况,年代未免限制过死。《板桥杂记》是写明末淮扬青楼名妓轶事之书,已能读到浓重的文人通过名妓遭遇来寄托自己情怀的意味。青楼女子寻求“可托者”的故事情节,大可远祖唐传奇《李娃传》、《霍小玉传》近绍拟话本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玉堂春落难逢夫》、《赵春儿重旺曹家庄》等。冒襄《影梅庵忆语》讲述秦淮名妓董小宛与冒襄情爱历程,董小宛发现冒襄“可托”之后,忍受种种磨难以求结合,这种充满波折的爱情故事在明末清初广泛流传;另外,如成为《桃花扇》取材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