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湟源县油菜生产主要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docVIP

青海省湟源县油菜生产主要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海省湟源县油菜生产主要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青海省湟源县油菜生产主要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摘要】介绍了青海省湟源县油菜生产主要虫害的发生规律、为害症状以及防治技术。 【关键词】油菜;油菜主要虫害;发生规律;防治技术 青海省湟源县油菜种植区海拔2500m~3200m,年无霜期60d~76d,年降水量428mm~582mm,年平均气温1.8℃~3℃。油菜(白菜型和甘蓝型)是青海省湟源县的主要经济作物,年播种面积达2600hm2,在我县六大作物中油菜居首位,年产油菜籽5000t。在油菜生产过程中,农田病虫害的发生与产量有着密切的联系。每年湟源县的虫害发生面积约4300hm2。 1 湟源县油菜田虫害发生的种类 黄条跳甲、油菜茎蟓甲、露尾甲、小菜蛾、角野螟。 2 主要虫害的识别及发生规律 2.1 黄条跳甲 俗称土圪蚤,在本县一般一年发生1代。一般在4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5月上旬取食为害,中、下旬为害加重。黄条跳甲为害油菜幼苗的嫩叶或生长点,造成叶片孔洞或缺口,尤其春季干旱条件下,该虫对油菜幼苗为害最重,严重时子叶和幼苗生长点被吃光,导致田间缺苗,甚至毁田重种。 2.2 油菜茎蟓甲 属鞘翅目,象甲科,俗称油菜象鼻虫,一年一代,以成虫在油菜地四周的田边杂草下及田间土中越冬。第二年油菜出苗后,成虫开始迁移到幼苗上为害叶片和嫩茎,并在油菜嫩茎上咬孔产卵。幼虫期与油菜苔期一致,在茎中上下钻蛀为害,每一茎内常有多头幼虫取食,将茎内吃成隧道,使髓部被蛀中空,受风吹易倒折。主茎受害后,往往刺激膨大、丛生和扭曲变形,甚至崩裂,主茎开花期推迟,靠分枝生长发育,生育期推迟,千粒重降低,受害茎后期倒伏,减产严重。 2.3 油菜露尾甲 一年一代,以成虫越冬在田边杂草和枯枝落叶中越冬。5月中下旬,即油菜进入蕾期时,成虫开始迁入油菜田,成虫多把卵产在未开花的花蕾上,贴附在雄蕊处,每蕾上产卵l至数粒,6月进入为害盛期,花中有很多卵和幼虫,幼虫为害期20d左右,老熟后入土筑室化蛹,当年部分羽化,成虫在10月开始越冬。成、幼虫取食油菜花粉、雄蕊、花柄及萼片,致蕾、花干枯死,不能结实。成虫为害重于幼虫。 2.4 油菜角野螟(茴香薄翅野螟 ) 属鳞翅目,螟蛾科,以老熟幼虫在2cm~3cm土层中结茧越冬, 6月中下旬开始羽化出土,并开始进入产卵期,卵多产在油菜茎杆上、果柄等处,少数在叶片背面,呈鱼鳞状排列,每堆卵10粒~30粒。以油菜田四周最多,中间少见。7月中下旬幼虫开始孵化,幼虫吐丝卷叶,取食心叶,并钻蛀角果取食籽粒进行为害。通常造成空荚,减产严重。 2.5 小菜蛾 我县小菜蛾1年发生2代~3代,以蛹越冬,于4月~7月可见成虫。成虫昼伏夜出,白天隐藏于植株荫蔽处,日落后开始取食、交尾、产卵,蛹羽化多在晚上,羽出的成虫当天即可交尾,交尾ld~2d产卵。卵多产于寄主叶背靠近叶脉凹陷处,一般散产,偶尔有几粒或几十粒聚集在一起。成虫有趋光性,对黑光灯趋性强,成虫飞翔力不强,但可借风力作远距离飞行。幼虫活跃,遇惊时扭动后退或吐丝下垂,幼虫共4龄,老熟幼虫在被害叶背或老叶上吐丝结网状茧化蛹,也可在叶柄叶腋及杂草上作茧化蛹。小菜蛾抗逆性强,对农药易产生抗性,造成防治上的困难。初龄幼虫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透明斑,称为“开天窗”,3龄~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花期为害嫩茎、幼荚和子粒,影响结实。 3 综合防治 3.1 农业防治 与小麦、豆类、或马铃薯进行轮作,播种前清理田间残叶及田埂杂草,以减少虫源。 3.2 播前进行种子拌种处理 播前用70%锐胜0.625g/kg进行拌种,或用48%乐斯本20 ml/666.7m2~40ml/666.7m2进行拌种,防治黄条跳甲、油菜茎蟓甲、露尾甲。 3.3 出苗期和苗期防治黄条跳甲 播前没有进行拌种或防效不好的田块,油菜出苗期,每天应在田间进行观察,发现有虫时,可于在9h~10h或16h~17h进行喷药防治,此期成虫活动性差,防效好。(1)化学防治:用55%敌畏·马乳油30ml/666.7m2;48%乐斯本20ml/666.7m2兑水20kg进行叶面喷雾防治;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200倍液喷雾。喷药时,采用从四周向中心围攻的方式,以防把虫赶向地块一边。每7d~10d喷1次,连续喷2次~3次。并且药剂进行轮换,以防产生抗性。(2)农业防治:幼虫为害严重时农田进行灌水。 3.4 油菜茎蟓甲防治 油菜抽苔前,如果田间有油菜茎蟓甲成虫发生,就进行药剂防治。油菜茎象甲的幼虫是钻蛀性的为害方式,因此,必须抓紧在早春成虫出土活动、未产卵前进行防治,这是防治的关键时间,否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