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作物区域产量保险-国际实践和适用性研究
农作物区域产量保险:国际实践和适用性研究
摘 要:区域产量保险设计初衷,旨在应对以个体实际损失为理赔依据的传统型农业保险所面临的挑战,包括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及管理成本偏高、服务效率偏低等问题。目前区域产量保险在美国和印度等国家得到广泛实践,其经验值得我国参考和借鉴。糖料蔗是广西最主要的经济作物,由于传统型农业保险的缺陷在广西糖料蔗表现尤为突出,导致糖料蔗种植保险推广面临较大阻力。区域产量保险应用于广西糖料蔗有一定的优势,但也面临挑战,且有赖于一系列限制条件的满足,需要科学制定风险区划、制定客观的理赔依据、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等。
关键词:区域产量保险;广西;糖料蔗;可行性分析
Abstract:Crop area yield insurance as an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e insurance was designed to cope with the challenge of traditional crop insurance which makes indemnity payments based on shortfalls in individual yields,such as moral hazard,adverse selection,high administrative costs and poor efficiency of service. Crop area yield insurance was practiced extensively in the world such as USA and India. Their experience provides reference for China. Sugarcane is the most important cash crop in Guangxi province,while the promotion of public sugarcane insurance have been faced with resistance,in which itself the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crop insurance are obvious. As there are some advantag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crop area yield insurance in Guangxi’s sugarcane,it can operate successfully only if it satisfies several strict conditions. It needs scientific risk division,objective indemnity basis and good credit environment.
Key Words:crop area yield insurance,Guangxi,sugarcane,feasibilit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84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4)02-0009-08
一、区域产量保险的发展及理论研究
区域产量保险的理念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被提出,经过60多年的研究探索,相关理论体系已基本成型。综合相关文献,区域产量保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传统农作物保险的比较、费率厘定方法、最佳保障水平的确定等领域。
(一)区域产量保险的发展历程
以个体实际损失为理赔依据的传统型农作物保险面临挑战是区域产量保险的催化剂。1938年美国颁布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法》,并于次年正式实施,其后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和一些南美及欧洲国家也开始推行。但从运作结果看,农户支付保费往往无法覆盖这些国家的赔付成本(奎金,1994),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较为突出(罗特希尔德和施蒂格利茨,1976;阿赫桑等,1982;钱伯斯,1989;米兰达,1991;奎金,1994),以及存在较高的系统性风险(米兰达和格劳伯,1997)。1980 年美国国会对《联邦农作物保险法》进行第12 次修改,颁布新法案并正式全面推广农作物保险计划(MPCI)。1980—1988年,美国政府农业保险相关支出42亿美元(采用精算费率),占总赔付支出的80%,简单赔付率明显超出0.95的盈亏平衡点。糟糕的财务绩效以及无法吸引农民参保导致各方不满,有的甚至要求废除1980年法案,取消联邦农作物保险。
MPCI的失败主要归因于其试图根据个体产量经验损失确定保险保障,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一是逆向选择问题,也是最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