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方政策网络研究的发展与变迁*
2014 年 9 月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Sep. , 2014
第15 卷第5 期 The Journal of Shangha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Vol.15, No.5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 )
:D0 A 1009-3176 2014 05-058- 10
西方政策网络研究的发展与变迁*
———从分类到政策仿真
李 玫
(
云南大学,昆明650091)
本 文对 西方政策 网络研究的发展和变迁进行 综述性探 究 ,将 其 划分 为三 个 阶
摘 要:
段 ,并剖析各 阶段的研究及成果 。政策 网络研究者 尝试将政策 网络思想与复杂性理论进行
交融 ,汲取 复杂调适 系统的观点 ,并积极推进研究朝 向“基 于行动 个体建模 ”的政策仿 真模
型构建 的方向发展 。 本 文对这一前 沿研究态势进行分析 ,并 总结政策 网络研究对我国政策
实践与政策研究 的价值 。
关键词: 政策 网络;复杂性理论 ;基 于行动 个体 的建模 ;政策仿 真
公共政策是政府与社会交互的主要纽带。 政策网络(policy networks )是政策科学进入“政策研
究”(policy inquiry )范式阶段的一个新兴而重要的学派。 其研究基本逻辑出发点在于:面对当代公
共问题的复杂性,依赖于政府机构制订和推行政策的传统范式已不再适用,政策过程发生于相互依
赖的各种主体形成的网络之中,成功治理的关键在于实现有效的网络治理。本文对政策网络研究的
基本情况与前沿重点进行逐一梳理与分析。
一、政策网络研究的形成、发展与分化
1. 政 策 网络研究的形成
(1)概念的产生
政策网络的思想出现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通过美国学者对利益团体、国会和政府之
间形成的“次级系统”(sub-system )或“次级政府”(sub-government )研究得以体现①。 次级系统、次级
政府理论是对美国当时主流的多元主义模式下利益集团在政策过程中寻求利益调和的分析思路的
*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08CZZ027 )。
收稿日期:
2014-7-20
作者简介: 女(1975-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博士
李玫
58
李玫:西方政策网络研究的发展与变迁
含蓄批评。 这种利益调和的本质,是利益集团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互动,派生出政策过程中的其他利
益,并导致政策的产生。 “铁三角”这个词汇形象地描绘了利益团体、国会和政府三者在政策博弈中
各种正式、非正式关系的互动。1978年,彼得·卡赞斯坦(Peter Katzenstein )最早提出“政策网络”概念
②,认为政策网络是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形成的国家与社会之间系统生物性关系的政治整合性结构,
包含不同形式的利益调适与治理机制。
同一时期,休·黑克罗(Hugh Heclo )和阿伦·威尔达夫斯基(Aaron Wildavsky )提出“政策社区”
(policy community )概念,将其定义为政策领域中主要政治和行政行动者之间人际关系的总和,政策
社区围绕共享的理解框架发展而来③ 着,黑克罗使用“议题网络”( 念④ 表政
。 接 issue network )概 ,代
策过程中更加松散的社区, 活跃的议题网络定期交流对政策的看法, 为新的政策方案寻找思想支
持。 与“议题网络”相比,“政策社区”更接近次级政府、铁三角等概念。 这些概念和观点的背后,实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类风湿关节炎-风湿免疫科.doc
- 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lncrna差异表达研究.pdf
- 西安博通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2016年工作报告.pdf
- 西安工业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的若干措施-西安工业大学教务处.pdf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延续护理需求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护理管理.pdf
- 西安轻微交通事故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及保险快速理赔办法试行.pdf
- 类风湿关节炎复合高血压疾病模型的建立及评价-中国试验动物信息网.pdf
- 类风湿关节炎的抗氧化治疗展望-现代生物医学进展.pdf
- 西方特殊教育研究范式及其发展走向-西南大学期刊社.pdf
- 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中北部深部优质储层孔隙保存机理-地质科技情报.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