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G312公路K2326600~K2327150段边坡病害机理探究
G312公路K2326+600~K2327+150段边坡病害机理探究 摘要: 以G312线界古公路K2326+600~K2327+150段边坡病害整治工程为工程背景,在地质结构特征调查、室内试验和数值仿真模拟的基础上,分析了边坡失稳以及边坡崩塌的主要原因;采用可以从连续变形到破裂运动的全过程模拟的GDEM软件研究了边坡的稳定性和破坏变形模式,为同类边坡工程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分析方法。
Abstract: Taking the side slope disease repairing engineering of G312 line boundary old highway K2326+600~K2327+150 section as the background and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investigation, laboratory tes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reasons for slope instability and slope collapse are analyzed. The GDEM software which can do whole process simulation from continuous deformation to explosive movement is used to study the stability and deformation modes. Worthy analysis method for similar slope engineering is provided.
关键词: 公路;边坡;病害机理;崩塌
Key words: highway;side slope;disease mechanism;collapse
中图分类号:U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0-0075-02
1 项目概况
病害路段位于古浪县境内,G312公路K2326+600~ K2327+150处的路堑高边坡地段,病害特征主要是道路上行一侧(兰州方向)高边坡岩体危石崩落、岩体滑塌、岩屑溜落、小规模泥石流等,严重危及行车及驾驶人员的安全。
1.1 边坡地层岩性 根据现场调查研究和室内试验研究,白垩系地层的工程地质特征如下:
1.1.1 砂岩[1]:颜色以灰色、灰绿色、紫色的互层色调分布,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中粒或粉细粒结构,薄层~中厚层构造,钙泥质胶结,单层厚度变化悬殊,薄层厚度仅3~5cm,中层厚度为20~50cm,厚层可达250cm。发育两组贯通层位的构造节理,风化较重,厚层砂岩露头处可见受节理控制的典型球状风化特征。紫色砂岩多为泥质胶结的粉细粒结构,岩质较软,经试验,干燥抗压强度为5.7~6.6MPa[2],灰色砂岩一般均为钙质或钙泥质胶结的中粒结构,相对层理较厚,岩质较硬,干燥抗压强度为21.8~26.3MPa。
1.1.2 砂砾岩:岩石颜色以灰绿色为主,砂粒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砾石成分较复杂,多为变质岩碎屑物质,砾石磨圆度较好,呈浑圆状,分选比较均匀,粒径绝大部分为5~8mm,个别有超过20mm粒径的,钙质胶结,中厚层状成岩,露头不多,呈夹层分布在局部,同样受到两组贯通状构造节理的切割,试验层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岩质较硬,风化较轻,干燥抗压强度为29.6~37.2MPa。
1.1.3 泥岩[3]:颜色以紫褐色为主,灰绿色为辅,成分以粉土矿物和粘土矿物为主,泥质结构,层里构造,多以中后层状产出,偶见极薄层泥质粉砂岩夹层。泥岩风化剥离严重,表面多成破裂状粒块溜落,使坡面形成凹槽,其工程地质性质具有遇水膨胀,崩解泥化,脱水干裂的特征,经试验,干燥抗压强度为20.8~32.1MPa。
1.2 边坡地质构造 本段路堑通过区主要是白垩系地层,为一套灰色、灰绿色、紫色、紫褐色的砂岩、泥岩、砂砾岩及含砾砂岩互层[4],属陆相湖盆及山间凹地沉积,后期受造山运动的影响,岩层呈较高角度向南倾斜,产状约为195°∠48°~56°,发育两组构造节理,将岩体切割成大小不等的岩块状,产状分别为110°∠37°和260°∠78°,节理面较平直光滑,呈半闭合状。地表覆盖厚度不足0.5m的植被土层。
1.3 水文地质特征 本工程处于沟谷半坡地带,道路下方即为十八里堡水库,水库蓄水对路基未见有影响,边坡处未见地下水露头,渐渐浆砌片石护坡有几处泛湿外挤现象,与上方坡面防护层破损和排水系统失效有关。经调查推测,地下水类型应是基岩层间裂隙水,地下水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渗入补给,本区多年均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