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乡镇中学生问题行为浅谈
乡镇中学生问题行为浅谈【摘 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尤其是在青春期这样一个敏感而脆弱的时段,更是需要父母的指引,但由于经济原因,乡镇中学生的父母和孩子相处时间较少,平时更多的只是电话上的口头交流和每个月定时打过来的几百块钱生活费。在他们开始接触社会时,他们是多么需要父母的一个拥抱,或者只是一个眼神。城市里的孩子,大多都有父母长期陪在一旁,而乡镇的中学生们,相当大的一部分没有这个条件,在缺乏自控能力的年龄浪费了青春。本文就“乡镇中学生问题行为”做一个简要的分析,主要在他们有哪些行为问题及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提出一点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乡镇;中学生;问题行为
我在重庆读了好几年书后,高三由于户口问题回到了川东北那个小县城,就读于县里最好的中学,同学大多来自县城周边乡镇,他们的父母多在外务工。当时我看到的一些问题,现在想起来,这也许是乡镇中学生特有的通病。
在这里,我就“乡镇中学生问题行为”做一个简要的分析,主要在他们有哪些行为问题及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提出一点点自己的看法。
1.提到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总会想到“问题少年”这样一个词,每个中学生都有问题行为,只有当他的问题行为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时才能称其为“问题少年”。问题行为是中小学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与社会化要求和社会行为规范不相符合的外显行为,其具体含义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问题行为的经常性——中小学生偶然不合要求的行为不能称之为问题行为;二是习惯性——中小学生在问题行为表现上已形成了一种动力定型;三是可逆性——问题行为的出现时由于某些消极因素的作用使学生偏离了正常发展轨道,若克服相关的消极因素并施以科学的教育训练,问题行为便可消失”。另外按照问题行为的性质,将其归纳为五种问题行为:神经性行为、人格性行为、情绪性行为、智能性行为、社会性行为。本文重点讨论“人格性行为”、“情绪性行为”和“社会性行为”。
(1)乡镇中学生的人格性问题行为
人格性问题行为表现为性格异常,如反抗、敌意、说谎、破坏癖、盗窃癖等。大多数乡镇中学生在这一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他们有青春活力,却害怕更好的东西,他们的性格里更多的不是青春期的“叛逆”,而是“反抗、敌意”,对象则是比他们的生活更美好的事物。比如在他们听说外界有激烈的竞争和广阔的前景时,他们会只看到竞争,觉得现下就是好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消磨了青春的斗志,使他们的目光紧紧锁定在这小小的城,忘记了世界有多大。
另外乡镇中学生的人格性问题中最为严重的是作弊问题,作弊在他们看来是很正常的行为,老师和家长默认了,成绩的真实性很难保证。这不仅是一个单纯的问题行为了,这直接折射出了一种意义缺失和责任缺失的行为表现,是一个价值观上的错误。
(2)乡镇中学生的情绪性问题行为
情绪性问题行为表现为冷淡、萎靡不振、易冲动、焦躁不安、无耐心、易受暗示遇事慌乱等。我在那所中学仅读了一年,在此期间就听到了好几起打架斗殴事件,老师即使从身边走过也不管。其中学生们所表现出来的不光是暴戾、冷漠,也反应出乡镇中学生的易冲动、无耐心、易受暗示等性格弱点。而当真正的灾害来临时,比如我听说512地震时,多数学生表现得六神无主,只坐在教室里等老师指令,偶有嚷着要出去的,在没人响应之后就算了。这种怪戾的情绪直接影响了他们以后的行为发展,在小事上大做文章,而面临大事时,却畏头畏脑,浪费了青春的活力,助长了这个年龄容易滋生的戾气。
(3)乡镇中学生的社会性问题行为
社会性问题行为表现为逃学、流浪、扒窃、与社会上行为不轨的人结伙行盗等。乡镇中学生的父母大多不再身边,他们长年住校,在生活方面他们的自理能力很强,很懂事,多数能体谅父母,学习上很努力,希望自己能够为家庭做出一点贡献。但是长期的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在思想上就比较独立,认为自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尤其是高三面临人生大转折的时候,当一部分同学因为觉得努力学习也提不高成绩时,他们会开始怀疑学习读书的意义,心中对父母的愧疚感加上对自己的失望,使他们逐渐厌学。
至于偷盗之类还是较少,现在的中学生道德观念还是比较强,他们缺乏的是深沉的思考,莽撞在他们看来是“率性而为”,是“放飞自我”,这就让他们的社会性问题行为集中在了逃学、离家出走这种事上。
这些问题行为的出现必定与当事人的性格特点有关,而一个人的性格养成不仅与他自己有关,还和他所处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相关联。
2.下面就从家庭和学校这两个方面简要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么避免和面对乡镇中学生的这些问题行为。
(1)父母给孩子的不要仅限于每个月的几百块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尤其是在青春期这样一个敏感而脆弱的时段,更是需要父母的指引,但由于经济原因,乡镇中学生的父母和孩子相处时间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绵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药店员工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ACP云计算考试题库.pdf
- 2025年及未来5年高级铝制品项目市场数据调查、监测研究报告.docx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毕业论文.doc VIP
- 2022年一级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土木建筑工程)》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规范图集:L13G1_建筑结构常用节点构造.pdf VIP
- 临床药物治疗学及临床药物治疗学复习提纲(免费).doc VIP
- 2025年绵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DB23T 802-2004 加工用万寿菊生产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