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传播学角度浅谈《致我们终将逝去青春》热映心理和社会因素
从传播学角度浅谈《致我们终将逝去青春》热映心理和社会因素 【作者简介】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海报 任何一种媒介期待的形成都是受其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热映的首要条件便是使受众对该影片形成媒介期待,进而进行接触,通过这一过程的运作,受众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这体现为:
从这一图表中可以看出,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是这一过程得以顺利运作的主要源头。因此,本文在接下来的三段论述当中将分别就这两大主要原因进行说明。
一、 镜中的青春花——受众对于“青春”
的本能向往电影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具有通过搭建一个虚拟世界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功能。而电影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所搭建的这个虚拟世界中并非全是虚假的影像,其中也包含着一些取自生活的现实题材。这种现实与虚构的结合就使得电影如同一面镜子,让观众好像是在电影中看到了自己,即使电影中会有与观众自身现实生活不相符的成分,有些观众也会以此为寄托,这就是“把剧中表现的生活作为自己现实生活的一个理想目标,借剧中人物表达或寄托、实现自己的梦想。”(杨旦修:《媒介、受众、镜像:电视剧迷的成因分析》,载《社会科学论坛》2009年10期,122页)
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就是这面镜子的典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从其题材类型出发,这是一部鲜明地标榜着“青春”这个主题的影片。电影市场中虽然不乏此类作品,但大多不像《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一般如此重点鲜明、直奔主题地大打“青春牌”。比如之前活跃于电影市场的《北京遇上西雅图》与钟汉良主演的《爱神》,两者虽也有涉及“青春”,但是它们较多地将着眼点放在爱情的机缘巧合或者只是单纯地反映一种年华逝去的哀伤,这与真正的青春所应该容纳的一种复杂宏大的情感状态相比,未免显得单薄了许多。而唯有《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几乎是集中了所有力量来全面地推销青春,这使得这部影片在许多同类型的影片中“脱颖而出”。而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观众进行自我观照的一面镜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正是“青春”这个词本身的诱惑力。
“青春”这个词本身就极具诱惑力,它是我们每个人曾经、现在或者将来都要拥有的情感。年幼者憧憬青春,对于那些还未发生却即将到来的美好事物充满了本能的向往,他们渴望将影片中那些光影交叠的唯美画面定格并且复制于自己的现实生活之中,以此来满足自身对美好青春的诉求;青年人拥有青春,理应是“青春”一词最好的代言人和诠释者,因此这一类人必然能和影片的主题产生最强烈的共鸣,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影片最大的票房来源;而年长者则缅怀反省青春,与青年人不同的是,他们观影的动机并不是为了满足当下的情感需求——对于青春已逝的年长者而言,借这个虚幻与现实相缠绕的第三方世界回首自己的青春往事未尝不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由此可见,正因为青春这个词很好地涵盖了各类人对自己生存境况的思考,引发了人们对于美好年华的独特情感,因此便对受众形成了一种独特并且无法抗拒的诱惑力。也就是说,受众对影片形成了期待视野。比如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预告片通过几个画面的衔接过渡:女主角郑微在学校公共汇演的舞台上大唱《红日》,那时彩带飞扬、众人起立鼓掌喝彩的画面是一种何其热烈奔放的青春;郑微与陈孝正在宿舍的洗手池边就去美国深造的问题而争吵——“我不介意和你一起吃苦”和“但是我介意”的矛盾是一种因年少无知而错手分离的遗憾青春;而最具代表性的则是片头与片尾中那两行不断行进的行道树,巧妙的拍摄手法使人分不清它们是在前进还是在倒退,似乎是在向受众传达一种青春朦胧隐约,却不可追赶的错落感。这所有的一切都将受众拉进了这面自我观照的镜子之中,使得不同的人在这面神奇的镜子中看到了一个不同的自我。这便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迅速热播的起始点。
·中国电影评论张婷婷:从传播学角度浅析《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热映的心理与社会因素二、 使用与满足的相互作用——受众
对于满足自我的需求D.麦奎尔等人的调查抽出了各类电视节目之间共通的四种基本类型,即:①心绪转换效用,②人际关系效用,③自我确认效用,④环境监测效用,这就是“使用与满足”理论。本文的第二部分就将尝试从这一理论入手分析《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热播的心理因素。
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站在受众的立场上,认为人们观看、阅读和收听媒体信息是为了满足一定的社会和心理需求,通过分析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来考查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陈苗苗:《青少年新媒介“使用—满足”动机与新媒介素养观》,载《国际新闻界》 2009年6期,74页)而其中最能代表受众这一心理需求的,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的体现正是“自我确认效用”——即电影中的人物、事件、矛盾冲突等为观众提供自我评价参考框架,以引起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专练:二次函数综合(面积问题)(含解析).docx VIP
- 2009~2012社保缴费基数(全国).pdf
- 2025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专练:二次函数与圆综合.docx VIP
- 轻金属冶金学12镁冶金学第二讲热还原法原理与过程.ppt VIP
- 2023 CCF 非专业级软件能力认证 CSP-S 第二轮认证 提高级.pdf
- 广东省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2024版).pdf
- 江苏省苏州外国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VIP
- 2024 CCF 非专业级软件能力认证 CSP-S 第二轮认证 提高级.pdf
- 儿童手功能PPT课件.pptx VIP
- 2023年江苏省苏州外国语学校高考英语倒计时模拟卷(含答案解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