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卫星城发展现状探究和建议.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市卫星城发展现状探究和建议

北京市卫星城发展现状探究和建议   摘要:发展卫星城,是缓解城市中心区人口压力,实现产业链深度整合,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目前,北京卫星城发展滞后的现状,将对城市的整体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北京卫星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北京市;卫星城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satellite towns, is to ease the pressure of city center area population, deeply integrating the industrial chain, to raise a very important strategic city competitiveness. At present, the lag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atus quo of Beijing satellite town will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city’s overall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problems of Beijing satellite city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proposals. Key words: Beijing city; satellite city 中图分类号:TU984.1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发展卫星城,是缓解城市中心区人口压力,实现产业链深度整合,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在北京市区大规模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下,发展卫星城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和适应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需要。卫星城既要分担市区的相应功能,吸引市区人口向卫星城转移,缓解市区人口压力,又要承担本地区综合功能,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首都的卫星城,不仅要具有一般中小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功能,而且还要起分散主城区的城市功能作用。 1 卫星城的理论思想 卫星城镇理论的渊源可追溯到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经历了附属型、半独立型和独立型等发展阶段。这种设想提出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新型城市结构形式,在中心城市周围建立一圈较小的城镇,形式上有如行星周围的“卫星”。这是卫星城镇的思想萌芽。根据霍华德的设想,1919年英国规划设计第二个田园城市──韦林时,即采用了卫星城镇这个名称。20年代,英国建筑师R·昂温为伦敦地区制订咨询性规划,提出大规模地把伦敦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分散到附近的卫星城镇去。当时﹐所以采用卫星城镇的名称,主要是因为田园城市已被用于泛指城市“开阔的郊区”或“田园式市郊区”;其次,也为了表明韦林之类城镇同伦敦在经济上有紧密的联系。以后,卫星城镇一词便流传开来,并被广泛运用,有时还被用于称呼大城市边缘那些规划良好的工业郊区。20世纪30年代前后,伦敦郡议会又用过“准卫星城”一词,指的是伦敦郊区仅具有“卧城”性质的居住区。在P·艾伯克龙比1944年主持编制的大伦敦规划中,为疏散人口,计划在伦敦外围建设8个城镇,最初也称为卫星城镇,以后通称为“新城”。 第一代卫星城即卧城,居民的工作和文化生活仍在主城;第二代卫星城则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公共设施,居民可就地工作;第三代卫星城,基本独立于主城,具有就业机会,其中心也是现代化的;而现阶段的第四代卫星城,为多中心敞开式城市结构,用高速交通线把卫星城和主城联系起来,主城的功能扩散到卫星城中去。建立卫星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大城市人口过分膨胀,疏散大城市的部分工业和人口,同时也是为了抵销大城市对周围地区的人口吸引力。 2 北京市卫星城发展概况 2.1 北京市卫星城发展历程 1957年,北京市制定了《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步方案(草案)》,其中就提出在城市布局上采取“子母城”的形式,在发展市区的同时,规划了昌平、(昌平)南口、顺义、门头沟、通县等40多个卫星镇。1982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重点建设燕化、通县、黄村、昌平4个卫星城,并于1984年出台了《北京市加快卫星城建设的几项暂行规定》,在有关政策方面给予支持,以推进卫星城的建设。1993年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中明确了建设14个卫星城的格局。 2.2 北京市现有的卫星城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提出在北京市建设11个卫星城,分别是通州、大兴、亦庄、房山、门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