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刻刻》中现代性焦虑.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时时刻刻》中现代性焦虑

《时时刻刻》中现代性焦虑[摘 要] 《时时刻刻》(The Hours)是2002年奥斯卡获奖影片,由享有美国“X一代”作家之称的迈克尔·坎宁安(Michael Cunningham)1988年发表的第三部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运用心理分析理论,本文透析著名演员尼科尔·基德曼﹑茱莉安·摩尔﹑梅丽·史翠普在该片中如何演绎20世纪三位知识女性所遭遇的畸形心理情结与精神困惑,揭示了后工业时代人类普遍经历的现代性焦虑。 [关键词] 迈克尔·坎宁安;电影《时时刻刻》; 畸形心理情结;精神困惑; 现代性焦虑  享有美国“X一代”作家之称的迈克尔·坎宁安于1988年发表了他的第三部实验体小说《时时刻刻》,该书一经出版,即获得1999年普利策奖,著名导演斯蒂文·德奥瑞 (Stephen Daldry)和编剧戴维·黑尔 (David Hare)将该作拍成电影,并一举获得2002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尼科尔·基德曼在该影片中扮演伍尔夫;茱莉安·摩尔扮演20世纪50年代的家庭主妇劳拉·布朗;梅丽·史翠普扮演20世纪末的女同性恋编辑。国内学者已从女性主义﹑互文性﹑生态批评﹑元小说﹑性别研究﹑意象研究﹑空间研究等视角对这部电影进行了广泛解读。但到目前为止,运用精神分析批评理论对这部电影的研究却并不多见。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批评学说不仅对作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为文学文本阐释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运用弗洛伊德﹑荣格等提出的情结﹑焦虑理论,本文梳理了电影中三位女性所表现出的畸形心理情结和精神焦虑,揭示后工业时代人类普遍经历的现代性焦虑。 一、小说《时时刻刻》的精神分析影响痕迹 由弗洛伊德﹑荣格﹑拉康等创立的精神分析批评理论对现代主义乃至后现代主义作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活跃于20世纪西方文坛的大多数作家,如劳伦斯、海明威、普鲁斯特、卡夫卡、乔伊斯、伍尔夫﹑福克纳都受到了精神分析学的影响。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由于新批评理论的滥觞,精神分析批评理论曾经一度受到冲击,但进入60年代以后,精神分析批评重新焕发了其应有的生命力。“作为一种深层的批评模式,精神分析批评不再停留在作品的表面层次上,而是进入作者和读者的深层次的精神世界……”[1]75在《现代小说》一文中,伍尔夫写道:“向内心看看,生活似乎远非如此。仔细观察一下一个普通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吧。”[2]伍尔夫指出:“生活并不是对称的,生活是一圈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的光晕,故而小说家的使命,就应是如实传达这一变化万端的、尚欠认识﹑尚欠探讨的根本精神,不管它的表现会多么脱离常规,多么错综复杂。”[1]87在当今各种文学花样不断翻新﹑理论流派不断浮现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后工业时代,在人心浮躁的后现代消费时代,美国当代作家迈克尔·坎宁安独辟蹊径,把视点关注到普通人的内心世界,把目光投向被社会所忽视的女性群体,不能不说,坎宁安受到了精神分析理论的深刻影响,或者说,他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创新,是对伍尔夫意识流文学理论和人文精神的继承与发扬。他创作的《时时刻刻》就是一部关于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及其代表作品《达洛维夫人》的实验体小说。虽然伍尔夫在西方现代文坛上的地位毋庸置疑,但其杂乱无序﹑深奥难懂的意识流文学理论,曾经令许多研究者望而却步。坎宁安却迎难而上,大胆创新,对伍尔夫及其代表作品《达洛维夫人》进行解构创新。正如杨仁敬教授所说,“作者在《时间》里让已故的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走进小说,成了三个女主角之一,惟妙惟肖,与其他故事浑然一体。”[3]在这部作品中,坎宁安选取20世纪不同时空的三位知识女性在同一天中的心理感受,来揭示现代女性的心理困惑。流动的意识,内心的情感,作者的写作心态,读者的接受心理,贯穿小说始终的心理情结与精神焦虑,成为坎宁安关注的焦点。把作者、作品中的人物和读者有机连接起来的不是事件,也不仅仅是时间和空间,而是心理状态和流动的意识,是现代人普遍具有的生存困惑与精神焦虑。由此可见,《时时刻刻》是一部后现代心理实验小说,是对精神分析理论的创新运用。因此,从精神分析视角对这部小说进行阐释研究,也许更能挖掘小说蕴涵的人文精神。 二、电影《时时刻刻》中的病态心理情结 “情结”(complex)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个主要概念。由荣格最早使用。他认为,情结是有关观念、情感、意象的综合体。荣格还将“情结”一词形容为“无意识之中的一个结”。这个结可以间接侦测,而表现的行为则很难理解。“情结”也被弗洛伊德所接受,他认为,情结是一种受意识压抑而持续在无意识中活动的、以本能冲动为核心的欲望。在电影《时时刻刻》中,三位女演员演绎了生活在20世纪不同年代的三位知识女性所共同经历的疾病﹑同性恋和死亡情结。20世纪20年代,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正在伦敦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